手机版
1 1 1

续写“半条被子”新篇章——记湖南省汝城县乡村振兴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鲜红的辣椒、橙黄的南瓜、金灿灿的玉米……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村民用“晒秋”绘出一幅色彩缤纷的金秋丰收画卷,诉说丰收的喜悦。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来到沙洲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深有感触地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

  时节如流,初心不改。作为曾经的国家扶贫和罗霄山连片开发重点县的汝城县,有这样一个集体——汝城县乡村振兴局,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全体干部拧成一股绳,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续写“半条被子”的温暖。

接续奋斗迈好步:

从“领被人”到“送被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让一个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掉队。”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参谋部”,汝城县乡村振兴局坚守为民初心,统揽全县“一盘棋”,做好顶层设计,握好有效衔接工作的接力棒。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防止返贫。从扶贫办转组为乡村振兴局,脱贫攻坚精神长存,高昂斗志、饱满热情和过硬作风也在延续升温。面对部分干部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状态,汝城县乡村振兴局立足提振干部精气神,在全省率先开展“四到农家八必访”活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接续选派317名优秀干部到123个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县6000余名结对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脱贫不脱感情、脱贫不脱联系、脱贫不脱牵挂、脱贫不脱帮扶,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

  牵头制定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一个由民政、医保、人社、残联、教育等12个部门参与组成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大数据平台开始运行。通过“线下走访+线上大数据分析”,对全县脱贫户和边缘户每月一比对一核实,每季一排查一整改,一旦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预警,随时派人登门核实,及时介入帮扶。全县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474户1117人,均安排了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开展针对性帮扶。率先在全省出台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措施,从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研究出台帮扶政策,让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有增长。

  “当年,红军给我家送来了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曾是名脱贫户,他参加县乡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后,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土菜馆,逐渐成了村里响当当的致富户。

  “技能是把金钥匙。”“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汝城县乡村振兴局在一线找问题、解难题,从各机关单位中选拔技术人才120多人,组成技术服务团,连同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扶贫车间、村头巷尾,把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送到贫困户面前。

  在延寿瑶族乡桑坪村,63户243名易地搬迁户搬到新居后,乡村振兴局请来皮具专家和技术能手,到村里开展皮具家具加工专题培训班,点对点辅导,手把手教会,让乡亲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人人有技能培训”“田间地头做指导”,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实施“志智”双扶工程,开办专题培训36期,累计培训4.8万人次,招录贫困家庭“两后生”3000多人。一项项特色鲜明的专项培训课程在各村镇展开,提供了多样化的“菜单式”培训和“跟进式”服务,培养了一批“科技达人”,许多人摇身一变成了种养大户、产业工人、农庄老板,一批曾经的贫困户成长为新的致富带头人,书写着从“领被人”到“送被人”的励志故事。

  朱利志是沙洲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帮扶和技能培训,他种植了水果,学会了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脱了贫、还了债。被温暖过的人,更懂得传递温暖。朱利志积极为村里发展出力,把销售技巧传授给村民们,在村里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从领被人到送被人,我会加倍努力,不负大家的期望和重托。”当选当天,朱利志郑重承诺。

特色产业富口袋: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霜降过后,拥有40多年生姜种植传统的马桥镇,迎来了又一年的丰收季。葱葱郁郁的姜地里,一辆辆货车进进出出,装满了小黄姜,承载着村民致富喜悦,奔向四面八方。

  小黄姜好似“金疙瘩”,是当地群众“土地淘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抓牢金钥匙,挑稳金扁担。”在霞留村毗邻厦蓉高速的山坡上,汝城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拔地而起,投入使用后,既能解决姜农头疼不已的无处存贮、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心头之患,又能保鲜保湿,提高产品附加值。干部群众携手,将小黄姜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干得风生水起,“产供销一条龙”链条铿锵有力铺展开来。

  产业兴,百姓富。紧扣产业兴旺关键抓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出台全县产业奖补政策,牵线搭台建立“企业+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免费提供种苗,让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变为“握指成拳”,群众尝到了甜头,发展生产有了劲头。全县种植辣椒12.8万亩、生姜6.2万亩、茶园6.5万亩、水果9.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8万亩,种植面积两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成功创建汝城朝天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汝城辣椒获评“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全县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绿色蔬菜等10条产业链遍地开花。

  “原来只想着脱贫摘帽,现在都在较劲拼致富了。”群山环抱的烟竹村姜地上,脱贫户贺林方弯着身子,刨地、施肥、喷药、除草干得起劲。从贫困户到如今年收入20万元,贺林方眼中,苦干成了乐事,每天早起晚归、精耕细种从不懈怠。

  “靠人不如靠自己,双手绘就幸福路”。这样的感悟和声音,弥漫在山林田野和工厂车间,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漫山遍野、见缝插针,到处都是老百姓种植的蔬菜、瓜果,到处都是希望的田野、灿烂的笑脸。

激发群众动能:

从“百呼一应”到“一呼百应”

  金秋月夜,瓜果飘香,沙洲村小广场上的屋场夜谈会气氛热烈。村民们和驻村干部围圈而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两年,村里有82名外出务工青壮年返乡创业,占到全村外出务工人数的一半还多。

  这种别开生面的屋场夜谈会在汝城的村寨时常上演,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定规划、谈项目,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对全村情况了如指掌。村里的祠堂、广场、餐厅,成为了夜谈会的“会议室”,党员干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议大事、解难事,项目怎么干,群众说了算。“大家思想认识统一了,干部威望越来越高,由百呼一应变成了一呼百应。”乡村振兴局局长何玉刚说。

  从“群众看”到“参与干”,把干群关系当生命抓,汝城县乡村振兴局创新打造“日访夜谈”“互助会”等干群连心服务机制,成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全县各村由党支部牵头,因地制宜设立村规民约和理事会、议事会、评议会、监委会“一约四会”,同时探索推进“党员联户承包”全覆盖,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得到极大提升。

  山上竹子做成菜地篱笆、河里鹅卵石铺设巷道、旧房青砖硬化主干道路,村里只负责买建设材料,建设全靠群众投工投劳。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中,乡村振兴局按照“办点、连线、扩面、成景”的整体思路,开展示范创建带动乡村振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探索推行“四出”“四定”“六靠”等多元化模式,引导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就地造景,“用三分之一的钱办三分之三的事”。

  路通了,水通了,网络通了,村容村貌变了,昔日令人羡慕不已的城里生活正在成为乡村标配。当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深藏于农村的发展潜力得以迸发。

  汝城是水果之乡,沙洲的奈李格外甜美。“5年前,全县没有一颗水果是通过网络卖出去的。如今,全县每年千万斤鲜果70%以上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村里的水果还挂在树上就被合作社和电商老板订购了。”远隔千里的“北上广”变成“次日达”,拉近了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水果流通大户朱向勇发出这样的感慨。

  青山绿水间,致富路越走越宽,农家日子越来越甜。干部群众心手相牵,汝城大地上,不断赓续着“半条被子”的绵绵温暖。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 09:4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