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强化党建引领 “四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聚焦贯彻落实省委“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天府第二粮仓’”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统揽、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深化治理为手段、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高位统筹,压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一是蓄好乡村一线“人才池”。实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责任制,每个乡镇至少2名县级领导包联,每个村1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11个乡镇均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并配备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1名,组建专项工作组6个,统筹选派81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二是强化统筹部署。以争创中组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为抓手,将乡村治理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科学制定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先后出台政策文件10余个,部署重点项目100余个、重点工作40余项,细化举措50余条,推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三是严格跟踪问效。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评内容,列入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制定年度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并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方式,全程跟踪调度、逐项销号管理,倒逼工作、倒排时间、倒查责任,确保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始终在强力推进中落地落实。

  着力外引内育,建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一是建强一线战斗堡垒。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建立县乡领导联系服务乡村人才机制,选派123名村“两委”成员赴开放大学参加学历提升,并配套完善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先后回引优秀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各类返乡人才2000余人,其中223人担任村组干部,460人纳入村后备力量人才库。二是精心培育乡土人才。实施产业振兴人才“头雁培育”工程,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创办“田间学校”,建立电商产业基地、农创直播间,推广“土专家教果农,果农教果农”结对帮扶模式,每年培训指导1.5万人(次),推动全县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达9253人,其中1493人获评农民技术职称。三是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与中国热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10余支专家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起“产学研用”平台,建成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和枇杷科技小院,推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果蔬新品种繁育等50余项技术取得新突破,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高效。

  强化综合治理,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效能

  一是优化服务体系。开展“示范支部”“最强支部”创建,完成30个村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建成73个村网上党群服务中心,全面优化“掌上镇村通”系统,227项乡镇申请政务服务事项、53项村级代办事项进驻网上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县依申请类事项100%网上办理。二是织密服务网络。按照“整体覆盖、均衡分布、联户成片”原则,织密73个村组网格,配齐专兼职网格员73名,将政法、信访、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党建、服务和治理“一网融合”,将为民服务触角向最基层延伸。三是推动“三治融合”。制定乡村治理权责事项清单,健全“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负面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全覆盖配齐配强以党员为骨干的村“三会五员”,设立“一村一法律顾问”,探索推广“阳光用水”“诚信红线”等自治模式,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全县省、市级“四好村”达90%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600余户。

  注重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一是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推广农林结合、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生态循环方式,形成垂直立体、层状分布的“三大产业带”和“五大特色产业”,高标准建成“稻—菜”轮作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0万亩、早春枇杷基地4万亩、晚熟芒果基地13万亩和优质核桃基地20万亩,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二是加快推动产销贯通。规划建设农产品分拣定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布局建设镇村农产品分拣分级中心,配套完善烘干冷链设施,并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引进物流企业、电商服务站点入驻园区,培育发展电商企业、个体户1400余家,推动农产品产销贯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探索“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耕展示”“旅游休闲+农村民俗体验”等融合模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米易枇杷生态园等农文旅融合景区景点10余个,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增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18:36 来源:“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