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整改工作之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抓整改就是抓落实。结合工作实践和思考,梳理整改工作“负面清单”,谈点粗浅体会。

  一切整改工作,本身就是对执行落实的纠偏,理应严肃待之。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重部署、轻落实倾向。如“表态化”,看似表态很坚决,却止步于“吼吼嗓子、做做样子”;“口号化”,会上讲“照单全收”,会后却不“照单全改”;“简单化”,把开会当执行,一开了之,把发文当落实,一发了之。

  若整改措施内容指向性明确,就“谁的孩子谁抱走”,一步细分到位。若一条措施涉及多个部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则需下大气力破解部门之间协同配合这道难题。

  坚持应列尽列,把涉及的部门一一列为责任单位,以免“分工有遗漏、任务难落地”。

  坚持应收尽收,充分征求意见,能吸收的尽量吸收,以免“前期不吭声、后期乱发声”。

  坚持主次有序,根据任务、责任轻重,分清由哪家单位牵头、哪些部门配合,以免扯皮“打架”,实现“1+1>2”效果。

  制定整改措施,需要把握:

  不缺项漏项,对发现的问题,逐项研究、逐条梳理、逐一回应,不得遗漏,也要避免“整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把与整改无关的工作硬往里面塞;求质也求量,既不简单追求“条数多”,账面上看起来“深刻全面、饱满有料”,也不一味追求“条数少”,错误地认为“条数少点、任务轻点,改起来更容易点”,关键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聚光不散光,坚持“打蛇打七寸、问题抓核心”,突出针对性,落小、落细、落具体,盯重点、攻难点、疏堵点。

  典型表现在:有的地方“临摹”上级整改方案,高度雷同,“上下一般粗”;有的“改装”外地的整改方案,甚至连地名也复制粘贴;有的“改造”上一轮某项工作的整改方案,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这样“东施效颦”的整改方案,于人于己有害无益,是典型的懒政行为。

  不同的地方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制定的整改方案,必定存在一定差异。只有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才能推动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一同解决。

  就人论人、就地论地、就事论事,难以带动全局提升、整体跃升。

  要坚持举一反三找问题。存在突出问题的,则集中发力、攻坚突破;没有被点名道姓的,也要主动对照检视、自查自纠。

  要坚持系统思维,既注重“当下改”,更注重“长久立”,找准“病灶”,治其根本,让问题连根拔起、无处生根,真正把整改变成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夯实基础的过程。

  有的同志认为,过了验收销号关,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事实上,整改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视其“一阵风”,注定“一场空”,不能把“做过了”等同于“做到了”,应把落脚点放在成效过得硬上。集中整改期“一口吃不成胖子”,所有问题未必都能短时间清零到位,还应继续钉钉子,适时杀“回马枪”,不断巩固提升,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3日 07:16 来源:“秘书工作”微信公众号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