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上海海洋大学:打造大洋上的临时党支部 开启海上主题教育微课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上海海洋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远在北太平洋上的“淞航”号临时党支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船上有限的资源,因船制宜,设置“海上微学堂”“海上微党课”“海上微讲堂”等阵地,将船上元素嵌入党课形式里,通过短平快的小阵地、灵活巧的小载体,打造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海上红色加油站”,真正实现支部建在海上、理论学在海上,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

  “微学堂”讲授“大理论”,确保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淞航”号临时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开展引学促学,讲清、讲透、讲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临时党支部书记王亚松博士结合船上党员的工作特性,把船上鲜活的实践场景作为生动教材,带领支部党员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目,将大理论细化为小选题,用贴心话讲清大道理,确保党员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有触动。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以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戴小杰教授为引领的“1+X”传帮带体系,不断提高科考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微党课”发挥“大作用”,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在开展各海域的海洋水文、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环境要素调查中,处在海洋渔业领域科研、教学第一线的科考员们经常面临着大风大浪、晨昏颠倒、晕船不适等困难,为便于党员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进行,支部开设了时间微、形式微、内容微的“海上微党课”,凝聚党员们前行的力量,使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担任的调查任务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激励着党员同志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党员郝玉鑫在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前提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准备测量仪器设备、取水样以及后续的收尾工作。研究生党员姚雪婷刚上船时晕船症状严重,但仍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完成任务,航次后期在自己晕船症状减轻后,主动承担夜班的水样过滤工作,凸显坚韧的意志力和责任担当,致力于完成好科研任务,不断增强专业本领,在实践中锤炼品格。他们用可贵的青春,耕耘下珍贵的回忆,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微讲堂”阐释“大道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你们要既能在大海上建功立业,又能在国际舞台上展露才华,努力为实现海洋强国而不懈奋斗。”这是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航次首席科学家戴小杰教授在海上“微讲堂”中对学生们提的要求。他常用季星辉教授“三战西非”的故事,向学生党员们生动讲述学校老一辈共产党员在开拓西非的远洋鱿钓渔业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3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现已成为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之一,年产量超过200万吨,其中凝聚着上海海洋大学师生的智慧和汗水。他激励广大青年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上,通过科学调查增强我国在国际渔业组织中的话语权,用数据捍卫国家利益,不断增强在国际谈判、远洋调查、渔情预报等方面的实战能力,走向国际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淞航”号临时党支部已组织350人次硕、博士研究生直接参加航次任务,25人次本科生直接参加航次实习,完成48份航次调查报告。特别是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积累的大量一手资料和衍生的科研成果,为柔鱼、秋刀鱼、沙丁鱼和金枪鱼等重要经济渔业种类的科学养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参与远洋渔业国际履约,提升我国在国际渔业履约组织中的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2017年11月8日“淞航”号首航,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就研究决定在海上成立航次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重大研究平台、流动实验室设置党组织的要求。五年多来,“淞航”临时党支部依托“支部建在船上”的政治优势,把支部建成教育和管理党员、船员的“海上党校”,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切实解决了海上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便的困难,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已出色地完成了16次航行科考任务。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17:53 来源:上海智慧党建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