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社区幅员面积0.72平方公里,社区有6个商业小区、4个安置小区、1个老旧院落,常住居民8800余户、2.3万余人,是典型的复合型城市社区。近年来,社区党委积极统筹整合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一带三圈”为路径,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清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体面貌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凝聚共识“中心带”。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微网格(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纽带深化区域党建联建,探索商家联盟、小区院落协商议事平台等载体,实行社区党员分类积分制管理,建立“清风榆晚”老党员工作室,开展清波之声老党员真情传达、文化艺术团老党员连心等服务项目,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汇聚党建引领、凝聚共识的“中心带”。
联动多元力量,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联动驻区单位、物业企业及社会力量,设置“一站式”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下沉138项公共服务项目,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引入12家专业社会组织,建设“知足食堂”“职工驿站”,打造“知行学院”“童梦馆”“妈妈驿站”等教育平台,不断优化社区“15分钟生活圈”。
“21N“党员家庭志愿服务“大手牵小手,护苗在行动”
整合社区资源,打造邻里守望“互助圈”。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与辖区1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立25项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建立2个党员家庭捆绑1个项目带动N个居民家庭参与的“2+1+N”党员家庭志愿服务机制,孵化31支志愿服务队伍,6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服务群众一线,常态化开展社区治理、民生关爱等34项服务项目。注重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链接辖区52家单位参与社区共建,达成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合作项目91个,激励党员群众广泛参与。
聚焦社区文化,打造幸福美好“生活圈”。成立社区社会组织4家,引入乌德霍姆社区营地、上善水木守艺美学馆等项目,打造躬耕便民文化长廊和微澜“青锋驿站”,方便居民群众开展亲子互动、科普交流、红色教育等活动。联动辖区商家资源,打造自然资源教育研学基地、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定期举办青年文创汇、“童眼看社区”等活动,开设各类公益课程,为社区居民提供艺术提升、文化交流等社区教育服务。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