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美高原焕新彩——青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三江源头,中华水塔;茶卡盐湖,天空之镜。

  七月的青海农牧区,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蓝天白云点缀苍穹,金色油菜花镶嵌碧绿无垠草原,成群的白羊黑牦怡然自得觅食休憩,崭新民居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勾勒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青海、情注高原,两次赴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把脉定向。

  大地为纸、山川作墨,实干担当写华章。青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组织固基础、建队伍抓保障、聚人才兴产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正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落笔成景。

  以高原精神再攀振兴峰

  “路是感恩路,林是感恩林,穿上七彩花袖衫,跳起安召舞,搬出大山笑开颜。”2016年4月,海东市互助县几百户贫困土族民众,告别“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沙沟山,易地搬迁到班彦村定居。这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正在建设的班彦村,走进新居察看房屋格局、询问施工进展,和土族群众围坐一起亲切交谈,憧憬移民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这些年来,班彦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红色研学、光伏、盘绣、八眉猪养殖、酩馏酒酿造等产业,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班彦”,土族语意“富裕幸福的地方”。而今的班彦,理想照进现实,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班彦的蝶变,是青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曾经的青海,贫困覆盖面广、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4月,青海实现所有贫困县和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群众生产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翻过一山,再攀一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青海乘势而上,推出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坚持以稳粮保供、脱贫攻坚巩固、产业增效、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八大行动为抓手,健全指挥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调度部署,强力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建强合作社、蹚出好路子,用足好政策、发展好产业、过上好生活。”青海省委书记陈刚指出,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初心和出发点,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过硬干部队伍,培优育强村集体经济。”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月霞介绍,青海制定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34项具体措施,强化顶层谋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青海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议事机制,在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乡村组织和人才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组”,建立专项小组和召集人制度,明确工作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围绕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配套帮扶政策、提升集体经济质量、推动党委政府履职担当、强化综合协调服务等6个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系统谋划。

  推动书记履职尽责。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谋振兴、抓振兴。省委组织部连续9年投入7600万元,撬动各地累计投入19亿元资金,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领题立项187个党建项目,带动县区、乡镇党委书记立项实施3000多个党建项目,聚焦基层难点痛点改革创新、攻坚克难。

  从高寒缺氧的三江源头,到水草丰美的祁连深处,再到沟壑纵横的河湟谷地,一大批党员干部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扛起“源头”责任担当,弘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缺氧不缺精神、山高干劲更高,跨沟壑、攀高峰,闯市场、征远途,带领群众兴产业奔共富。这里是海拔的高地,更是精神的高地。

  头雁领航群雁飞

  雨后的天空蔚蓝如洗,云朵般的白藏羊群,绿油油的饲草基地,忙碌耕作的牧民,来回穿梭的播种机。玛沁县永宝村的清晨,仿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从黑土滩到万亩草场,从软弱涣散村到富裕先进村,牧民都说“选对了领头羊”。过去,永宝村因为班子不团结、队伍老化,乡村发展踟蹰不前。2021年村“两委”换届,种草发家的角巴太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三番五次打电话邀请在外工作的大学生刘青华回村发展,联合成立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一边种草治理黑土滩,一边养殖白藏羊。退化的草场复绿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牧民生活红火起来。

  “群众富不富,就看村干部;乡村强不强,全凭领头雁。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建强党组织、选好带头人。”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志德表示,近年来青海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推动支部晋位升级,选准育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锻造政治强、有担当、会干事、作风正、办事公的头雁队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格局。

  2021年村“两委”换届之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4.03岁,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提高12%,1106名高校毕业生、4397名致富带富能手、2229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89名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干部队伍得到优化、整体功能全面增强,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

  充电赋能厚培本领。采取“省级抓示范、市州抓重点、县级抓兜底”的方式,举办14期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主题省级示范培训班和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推动乡村振兴能力。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第一批报读大专班的1534名学员全部进入村“两委”班子。

  完善激励监管机制,严管厚爱激发干事动能。全面落实村干部“基础报酬+4项补贴”,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乡镇公务员和考核聘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35名,鲜明树立“付出有回报、干好有发展、扎根有保障”的导向。出台强化理论武装、注重能力培训等22条具体举措,织密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从严管理监督网络。

  夏日的阳光洒在龙羊峡,湖面波光粼粼,游客可以漫步栈道欣赏湖光山色,也可以在露天帐篷里烧烤野营,还可以探访菊花古城寻找过去的故事。换届以来,共和县后菊花村“两委”班子立足独有的“七梁八湾”风景,引入阿客敦巴文化旅游公司,联合开发田园综合旅游体,村民吃上“旅游饭”,村里的农副产品走俏起来,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

  干部人才“上山下乡”

  “惠及民生的大项目肯定是好,但是大项目需要机缘巧合。一心想着大项目肯定不行,要学会办好民生小事。只要切切实实为村里办一些实事,村里人就会把你记在心里。”

  6月28日,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岗前任职培训开班,西宁市湟中区上山庄驻村第一书记赵瑜热情分享了多年帮扶工作经验。3天的集中授课、2天的观摩学习,帮助新一轮驻村干部明确了职责、熟悉了政策、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信心。

  驻村工作队是乡村振兴的攻坚队。2021年,青海向1716个联点帮扶村选派5221名驻村干部,两年来仅省级派出单位争取各类项目591个,落实资金6.14亿元,协调落实各类生产资料4886万元,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政策和技能培训约1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今年新一轮驻村干部调整轮换之际,青海深入开展“七个大起底”调研,聚焦村庄情况、驻村干部、派出单位、保障政策、制度机制、培训内容、工作职责开展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总结经验、研判问题、优化配比。目前,精准选派的5168名驻村干部全部到位、尽锐出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发挥生力军作用。

  选优配强只是第一步,管理培训更要跟得上。青海创新驻村干部管理培训模式,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强岗前培训,通过“厅级领导上讲台讲政策”“业务处长讲业务”“第一书记传经验”等方式,帮助驻村干部提高履职能力。省委组织部上线运行驻村信息管理系统,精准了解掌握驻村干部在岗履职、管理服务和政策落实情况,推动驻村干部下沉一线担当尽责、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着眼加强乡镇推动乡村振兴能力,青海从省直机关和西宁、海东两市选派62名年轻干部进入涉藏州县的乡镇领导班子任职,充实乡镇骨干力量。艰苦边远乡镇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聘,适当降低报考门槛和开考比例,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注入乡村振兴“新鲜血液”。

  西宁市湟中区葱湾村的羊肚菌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肥硕饱满、品质喜人。今年的羊肚菌大部分已被提前预订,价格还比去年高,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百万元。带领葱湾村菌业发展的,是卓辰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刘云云。作为村里走出去的能人乡贤,刘云云被邀请担任村里第六任“轮值村长”,她发挥公司科技资源优势,无偿提供菌种、营养包等物资和技术培训,每棚羊肚菌产量超过500斤。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青海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启动实施“万名乡村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依托对口援青渠道,从2022年起举办100期培训班,五年分级分类培训2万人次。用好国家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137名专家资源,开展帮扶1060人次,帮助解决问题753个,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6个,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深入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构建省州县三级共同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让远道而来的医疗、教育、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团工作,实现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带动当地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

  好风景里创出新经济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了青海“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青海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立足高原资源禀赋,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好风景里创出新经济,推动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实现双赢。

  一眼山泉,滋润了上滩村的致富之源。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大通县上滩村后,发现山后的一眼山泉锶含量较高,是难得的健康饮用水源。驻村第一书记王一点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投资3000万元建设天然饮用水厂,4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寻源者”饮用天然泉水就此诞生,汩汩山泉引出的致富路也由此铺就。

  一朵野花,点亮了边麻沟的“花海”之路。每年6月至10月,“花儿朵朵开”的浪漫邂逅都会在大通县边麻沟村上演。2015年几名外国游客进村采风,比比划划聊了几句,都在夸赞边麻沟风景秀美。看着漫山遍野的边麻花,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茅塞顿开,决定打造花海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村里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转村民800亩土地,邀请花卉专家指导,培育栽种垂吊牵牛、勋章菊、鲁冰花、鸢尾、马鞭草等花卉,每月不同花卉绽放、不同主题色彩,边麻沟花海成为网红景点。

  一块光板,成就了下合乐寺村的“光伏羊”。近年来,海南州大力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塔拉滩上建起了超过300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园区。原本守着黄河叹气的共和县下合乐寺村人,走上了“光伏+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之路。村党支部与黄河水电公司达成7万亩草场免费使用协议,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光伏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铁盖光伏羊”一炮而红,比普通羊每公斤能多卖10元,牧民日子过得喜洋洋。

  一个青年,唤醒了茶哈村盐畦生机。囊谦县茶哈村人世世代代以制盐为生。2021年5月,大学毕业在外工作的代青旺扎,辞职回乡创业,联合村党支部成立乡村产业基地,研发囊谦红盐系列产品,推出的红盐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足浴包等产品,甫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古有盐牛古道,今有红盐新品。昔日热闹繁华的古道,已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流行的“红盐知己”,一粒红盐重焕生机。

  整洁现代的羊棚里,几千只藏羊“听”着舒缓的钢琴曲,悠闲地吃着草料。2018年开始,共和县次汗达哇村集体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折股量化全村草场、耕地、牲畜等生产资料,统一饲养、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牛羊换养法,牧民换活法。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让掰着指头算了笔账:每年出栏藏羊4000余只,年收益达到48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人均分红7000多元,从放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既可以到合作社工作,也可以进城务工挣钱。

  草场放牧问题,曾催生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多个经典理论。青海牧区从分户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变革,正在为新型集体经济写下生动注脚。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组建合作社,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牛羊统一销售,用工按劳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社员变职员,改变传统的掠夺式放牧,既保护了天然草场生态环境,又实现畜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

  近年来,青海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从“破零”工程到“强村”工程,政策措施不断升级迭代,探索出集体股份分红、盘活集体资产、利用集体资源、推进土地经营、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物业经济、开展服务创收等多种发展模式,集体经济整体水平不断跃升。截至去年底,全省村集体经济总收益9.1亿元,较2018年增加近8倍,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占64.1%,50万元以上的村达6.22%。

  “村村都有了集体经济,产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办事有底气、说话有人听,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底气和信心。”海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玉龙深有感触地说。

  团结和睦格桑花开

  沥青铺过的干净巷道,红瓦黄墙的农家小院,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家门口整齐摆放的琳琅特产等着游客挑选。走进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一步一景都透着幸福的味道。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来到果洛藏贡麻村,嘱咐大家“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村里以党支部为中心,组建生态文明、产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文化宣传5支工作队,促进产业发展、解决急难愁盼、提升治理水平,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脸上的笑容像盛开的格桑花一样灿烂。

  团结奋斗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治理有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青海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民族自治地方面积最大的省,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青海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确定8个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积极推动基层治理改革创新,以治理高效带动振兴加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包乡联村结对子,上下联动抓治理。机关干部联村帮户,引导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向善,是青海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同仁市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制和“双帮”机制,2792名机关干部与3225户脱贫监测户结对帮扶;海晏县实行县级领导联乡包村、乡镇领导联村包片、村级干部联片包网、党员联户包人、机关支部联点共建,“五级联动”包抓治理;班玛县落实四级联点联户工作制度,促进机关党员当好基层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办事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推的治理格局。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青海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做到网格人员多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治多县通过党员亮身份、设立先锋岗、挖掘网格能人,形成“网格员+志愿服务”的网格服务体系,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解决村社所有事务;乌兰县聚焦乡村网格“网眼过大”、信息分散等问题,探索创新“微格联户”工作机制,根据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生产生活习惯等划分微网区域,形成覆盖10至20户左右的微格团队291个,打造乡村治理最小服务单元,以微格“毛细血管”的精细治理,畅通乡村治理的“大动脉”。

  建立多元解决机制,矛盾不上交。“有事就了,邻里关系融洽了,党员群众心更齐了。”大通县推行“1496”矛盾调解机制,各村设立矛盾调处红色驿站场地,确定每周四为“遇事说事”日,聚焦9大类诉求矛盾,乡镇干部、村党员干部、司法公安人员、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为主的“六大员”接单,共商解决办法,把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解决妥帖,实现家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筑牢党建长廊,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在全省6州人口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地处偏远的村民小组设立党小组,在青、甘、川交界地区打造“党建长廊”,有地界、草场纠纷的县乡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党组织,有效化解边界地区矛盾隐患。玛沁县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创新推行“十化党建”,打破以地域为界的村民小组区划,按照不同工作职责,成立生产发展、生态环保、卫生评定等11个功能型专项工作小组,村里党员干部根据特长编入专项工作小组,每日穿梭于牧场帐篷,讲政策、促生产、办实事、化矛盾、解疙瘩。

  文明乡风吹拂,民族团结花常开。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讲习所、农家书屋、村史馆,发放村民移风易俗“口袋书”,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评选,推荐宣传“身边好人”事迹,设立“光荣榜”“曝光栏”,破除乱放垃圾、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培养农牧民新生活观。贵南县推行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寺规僧约,清真寺管理制度、积分制管理制度为内容的“三约两制度”,引导村民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行走在高原大地,从河湟谷地到草原深处,从瀚海戈壁到环湖流域,社会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美景盎然如初,特色产业生机勃发,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数不尽的发展创新探索,说不完的乡村产业故事,唱不够的幸福欢歌,荡漾在草场湖泊,鸣匣于山涧峡谷,拂掠过重峦峰林,恰似“一江清水向东流”……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11:4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