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誓将大漠变林海

微信扫一扫 ×

  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这里是辽宁首片碳中和林,目之所及,绿色葱茏。很难想象,几十年前这里的土地沙化面积曾一度高达96%,一年中有240天在刮风。风沙,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毁灭性灾难,也直接威胁着辽中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治沙造林科研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成立。首任所长刘斌从当时辽西省义县县长岗位调任,举家搬迁来到彰武。要治沙就要先固沙,为了掌握流沙活动规律,刘斌不分寒暑、昼夜守在沙丘上观测。

  挡风固沙,最好的办法是种树。然而,茫茫科尔沁,要想栽活一棵树谈何容易。盛夏,在60多摄氏度的沙地上,刘斌带领技术人员苦苦寻觅哪怕一点点绿色。经过对比、筛选,刘斌提出,在流沙上设置沙障,栽种柳树、榆树等植物。然而,树苗栽下,一夜之间,要么被风沙掩埋,要么吹得七零八落。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几年后,刘斌终于找到了一种名叫“锦鸡”的灌木,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治沙人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流沙面前。

  流沙固定住了,但要挡住狂风,还是要造林。一次考察中,刘斌发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地上,樟子松长得很好。他提出,能不能从高纬度地区引进樟子松到彰武。一部分专家对这个是不太认可的,但是刘斌认为大家的思路也得换一换,沙地植松,是彰武人民从没有路中去寻找的一条路。

  1955年,刘斌团队引进5000多棵樟子松苗。怎么让这些幼苗在肆虐的风沙下存活下来呢?在东北最寒冷的季节里,刘斌和当地干部群众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将树苗一棵一棵栽种下去。

  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树苗全部成活,樟子松的生存地域,硬生生南移了八个纬度。1978年,樟子松沙荒造林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当时,研究所已获得上百项科研成果,但却没有一项署过刘斌的名字。

  1991年,刘斌因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刘斌和第一代治沙人的故事,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后来人。

  彰武县北甸子村,深入科尔沁腹地,被称作辽宁的“沙窝子”。1996年,一场罕见的春季大风,让村子受灾严重。

  上级考察后,作出村庄“不适合居住”的结论,建议整体搬迁。故土难离,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一听就急了,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号召大家起来种树防沙,但乡亲们迎合的没几个。董福财说服老婆孩子,一家四口先上了沙丘。那时,他的两个孩子只有十几岁。

  第二年,11户党员群众也上了沙丘。

  一把铁锹、一颗红心、一场攻坚。经过年复一年的奋战,一道15公里长,3公里宽,合计3.8万亩松林出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董福财肝癌晚期。他放弃治疗,让家人把用来治病的钱拿去都买了树苗。这片树林,董福财称它“希望林”,但乡亲们更愿意叫它“党员林”。

  70多年来,一代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治沙英雄。

  共产党员侯贵,深居山林,专心植树,18年里以一己之力造林2400亩;复转军人李东魁,35年看护8500亩樟子松,从没发生过一次盗伐或火情……

  草木染绿山河,英雄重塑家园。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几代彰武人前仆后继,终于让梦想生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成为新时代彰武人砥砺奋进的目标。他们有着不同的姓氏,却共享着同一个名字——治沙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 13:50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