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重要论断,旨在让各族群众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互融共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此后,从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部署“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到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再到2023年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总书记以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时代意义,也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我国“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人口的高流动性不仅重塑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还催生了各民族在共同空间场域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样态,深深影响着各族群众之间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社会交往乃至心理认同等。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而各民族之间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又离不开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支撑。
立足我国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要“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2022年9月,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意见》从关键举措、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为各民族嵌入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其中就包括“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互嵌式社区打破了民族交往过程中社会结构分隔,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基础,可以促进实现不同民族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总书记多次谈到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强调“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内蒙古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朝鲜族等13个民族12000多人。社区以文化为桥梁,同心共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内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仫佬族等15个民族的群众,少数民族人口有8000多人。多年来,社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024年9月13日,北京,绣娘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四川展区进行苗绣技艺展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互嵌,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融合中枝繁叶茂。
从参加蒙古族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到敲响三声佤族木鼓,从参观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到多次提及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从关心苗家刺绣艺术到了解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总书记在历次考察中对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互鉴融通的关注,正是对“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切期盼。
经济互嵌促共富,是夯实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的基石。总书记在考察民族地区时反复强调要“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在民族地区广袤的土地上,水风光资源被高效利用转化为清洁能源;在新发展格局下,东中西部齐发力,合力推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发展互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中,一系列民族特色品牌跨越国界,誉满全球……
从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到深化文化互嵌、经济互嵌……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作为发展新时代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新路径,为我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提供了破题之道。
在此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对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再提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加强边疆和民族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
推动民族地区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将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延伸阅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