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党员冬训工作各项要求,坚持精心谋划、匠心制作、真心解困“三心”联动,助推党员冬训实现“三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坚持需求导向,以“精心”办好新课堂
紧跟时事热点,把党员冬训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坚持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点任务,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分片区送教下基层,确保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采取“点单服务”,把党员冬训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弱什么就强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原则,针对村(社区)党员的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充分挖掘辖区资源,在区内广发“英雄帖”,开设理论课堂、红色课堂、初心课堂、农技课堂、民生课堂、榜样课堂“六大课堂”。组织专家学者、身边榜样等开展线上讲学、线下送学,确保学习教育不留白。
坚持以训促干,把党员冬训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深化农村党建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机制,有效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引导党员进网入格、进门入户成为网格“N力量”,认领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发布的“协处突发事件”等任务,开展人力社保、教育卫生、民政等政策宣讲,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紧跟时代步伐,以“匠心”用好新载体
“小课堂”促进“大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快速便捷、受众广泛的优势,打造“指尖课堂”,线上线下双联动,延伸党员冬训“触角”。梳理专题“导航”课程,采取精品专题开发和高质量课程引入,打造涵盖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实用农技等12类优质“云课堂”,让党员群众按需“点餐”,确保党员冬训“有‘资’有味”。
“小平台”汇聚“大能量”。积极推广使用党员教育“中央厨房”“学习小站”,利用冬训“驾驶舱”实时调度培训情况,为教育资源薄弱的村(社区)发送“红色大礼包”。依托“江津微党建”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党员冬训专栏,积极挖掘本地典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放大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成效。适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等学习内容,确保实时享受精神“食粮”。
“小作品”讲出“大道理”。持续优化党员教育有效资源供给,把制播高质量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抓好冬训的重要载体、关键手段,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电视片拍摄制作和评选,并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展播,让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
聚焦问题症结,以“真心”训出新成效
直面痛点,引凤回巢聚发展。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转变思路,化“难点”为“亮点”,组织外出返乡党员、经商务工人员,开展“我回家乡话发展”座谈会,介绍本地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广泛收集党员群众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动员优秀党员人才回村(社区)创业发展、挂职任职。
破解难点,串点成线聚资源。以乡镇党校、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作为线下学习主阵地,将各类教育阵地串点成线,全力打造培训矩阵,持续激活党员冬训的精神源泉。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教育的鲜活教材,充分发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本土红色地标作用,打造党员淬炼党性的“大熔炉”、锻炼本领的“主战场”。
疏通堵点,畅所欲言聚群智。组织各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驻村第一书记等,依托村民议事会、板凳会、恳谈会等形式,搭建理论学习“小课堂”,采取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等方式,征求群众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的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需求,集中群众智慧。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