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紧紧围绕“凝心铸魂、强基赋能”目标,以“1+3+N”教育矩阵为抓手,以“红色课堂”为亮点,以“精准滴灌”为方法,全面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构建教育矩阵。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建强县级党校为龙头,统筹推进“辉南党建”多平台账号协同发展,同步完善乡镇(街道)党校和“家门口”教学点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1+3+N”新时代党员教育矩阵。着力提升县级党校专业化水平,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建立优质专兼职师资库,设计授课专题,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教学需求;完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环境,和县纪委监委联合建设廉政教育基地,不断拓展教学功能。整合乡镇(街道)现有场所、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资源,建成各具特色的乡镇(街道)党校,并根据辖区党员数量合理配备办公教学场地和设施、提供经费支持,确保达到必要的教学条件;同时,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村部(社区会议室)为主要教学点、村广场为分教学点的“学习圈”。
打造红色课堂。用好辉南本土红色资源,开发教学线路,并融合周边县市红色资源,设计跨县教学线路;打造红色现场教学点,配套研发课程,串点成线形成党性教育矩阵。立足东北抗联精神,重点打造辉南兵工展览馆现场教学点,成立三线兵工研讨课题小组,研发系列特色课程,初步形成了讲、演、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并结合实物展示,综合运用声光电进行情景还原和影像再现,完美阐述“三线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努力打造具有辉南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通过沉浸式情景教学,增强了党员干部代入感和体验感,也进一步提高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利用冰雪季旅游推介会,加大红色主题教育宣传力度,融入乡村振兴、康养等元素,积极构建红色文旅融合格局。
创新培训模式。针对党员群体多样化、需求差异化的特点,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党员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确保全体党员应训尽训,引导广大党员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对外出流动党员,打破传统培训形式,组织外出流动党员通过“指尖课堂”灵活参与培训。创新开展“订单式”“小班制”党员干部培训新模式,着眼全县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深入重点部门调研培训需求,采取“组织派单+党校接单+部门点单”模式,举办专题培训班,全力满足党员干部个性化、差别化培训需求,为一线工作提供有效智力支撑。推动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搭建“互学互鉴”交流平台,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以“交流互动+角色互换”方式,开展“交流分享”活动,鼓励党员干部上台亮相、亮剑;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