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五民同心”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理念,以丹都街道为试点,探索并实践“听民情、收民意、办民事、解民生、聚民心”的“五民同心”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善治效能,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听民情,搭建沟通桥梁。坚持把群众心声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风向标,定期组织包村(社区)领导、社区工作者、驻村工作队等扑下身子深入一线,通过坝坝会、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注重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广泛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探索拓宽民情收集渠道,设立“民情接待日”,由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把网格员人熟、地熟、网格“活地图”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精准定位并听取民情信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民情反馈体系。

  收民意,广纳群言群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搭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平台,汇聚群众“金点子”良策,共同推动发展。探索推行“有事好商量”民主协商机制,在村(社区)设立协商议事厅,定期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企业家等进行协商议事,共同讨论村(社区)发展规划、公共服务项目等重要事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进一步分析研判,将合理的建议纳入民生实事计划中,为高效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办民事,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民情民意不同属性,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分别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实行闭环管理机制,处理结果逐一反馈,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应。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打造社保、医保、户籍、就业等窗口,积极整合资源、简化流程,实现“一窗通办”。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免费为青少年提供课后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咨询等服务,为老年群体提供义诊、上门体检等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惠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针对老年群体用餐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向上争资金争项目,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残疾人困难家庭申请无障碍改造项目,打造社区“老年幸福食堂”,配套新建或扩建学校、农贸市场、卫生服务站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建设微工厂产业园并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探索打造“零工驿站”,带动零散劳动力稳定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聚民心,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以增强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身份认同为切入口,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强大治理合力。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等打造“爱心积分超市”,实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红色美丽楼栋”创建、道德模范先进典型选树等工作,激发治理活力。以先进典型引领方向,以身边榜样凝聚力量,引导社区积极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推动群众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转变。积极组建“老妈妈防火团”等群众自治队伍,设立“矛盾调解室”等调解阵地,引导群众全面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中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20:16 来源:贵州党建云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