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紧紧围绕党员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建强培训阵地、优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乡镇党校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不断激活党员教育培训“神经末梢”。
培训阵地“体系化”。按照“1+2+1”建设思路,全面建设坚强有力的党员教育阵地体系。提升乡镇党校。开展规范化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采取“分类施策、逐项整改、集中打造”的方式,突出“一校一品”,完成多处乡镇党校的改造提升。建强教学基地。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党建示范带资源,坚持“实效、实际、实用”原则,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点,串点成线,形成乡村振兴、创富带富、美丽村庄建设、规范化管理4条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线路,通过现场教学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用好“灯塔书屋”。聚焦党员需求、培训需要,整合图书馆等各方面资源,打造多个“灯塔书屋”,进一步拓宽党员学习教育渠道。
培训内容“优质化”。按照“课程优、师资优、渠道优”的“三优”标准,健全完善优质高效内容体系。开发优质培训课程。县级分类确定重点选题,每个乡镇党校开发1部案例课程,组织县委党校教师、相关业务骨干组成研课团队,逐部深磨细研,打造符合党员需求的课程体系。组建优秀师资队伍。整合县乡干部、本土专家、业务能手等人才资源,组建“百人师资库”,坚持优选严管,遴选县级师资,结合案例课程开发,开展交叉互讲教学,帮助师资在讲课中改进提升。拓宽优良学习渠道。以“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和“发现榜样”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优质资源,“线上+线下”拓展党员教育载体形式,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培训形式“多样化”。丰富培训形式,着力打造“三味”课堂。理论课堂有“鲜”味。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灵活运用讲授式、案例式等培训方式,邀请党委书记、老党员等讲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实践课堂增“趣”味。综合运用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将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办到生产一线,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员可看可听可感,通过现场模拟矛盾调解等,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学出实效。研讨课堂提“辣”味。定期传达学员学习培训情况,党员之间通过查问题、摆不足、提意见,找准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针对存在问题出实招解难题,锻造过硬本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