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云南健全完善基本培训机制——学员带着问题来 揣着办法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培训系统讲解了党的创新理论,受益匪浅”“培训紧扣国企干部特点和工作所需,非常实用”……不久前举办的一期云南省委党校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分享会上,培训学员表示收获很大。

  “参加培训的199名乡镇街道‘一把手’,有181人是首次到省委党校参加进修班轮训,占比91%。”云南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杨志刚介绍,“不少学员反馈,在基层工作10多年,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系统的基本培训。”

  基本培训是指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云南省贯彻落实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定对象、定内容、定方式、定学制、定周期、定平台,构建起主体明确、对象清晰、内容系统、课程统一的基本培训体系。

  基本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基层党员干部等,涉及范围广。“我们进一步调研,明确了各级党校基本培训的重点对象,形成分类分级、全面覆盖的基本培训对象体系。”云南省委组织部干教处处长陈杰说,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为例,“以前是在省委党校做示范培训,如今改为全员到省委党校参训。”

  “培训全面系统,弥补了之前学习片面零碎的不足。”来到省委党校后,昆明市金碧街道党工委书记敖俊感触颇深。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涵盖理论学习、党史党性教育、提高履职能力三大板块,其中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占主导,突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主线。

  云南着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党校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党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优质资源。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将集中教学的“基础课堂”和直播教学的“移动课堂”资源转入云端,形成“云上课堂”;昆明市委组织部建设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1个主课堂+9个基层党校分课堂”的基本培训教学模式……

  如今,在云南省委党校,每期培训都会组织一场“学员论坛”。每名学员入学时至少提交一个问题,学校从中选出共性问题,确定为“学员论坛”的研讨主题。“这种形式让学员带着问题来,揣着办法走。”杨志刚说。

  不久前,在一场主题为耕地保护的“学员论坛”上,125名学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分组讨论。土地撂荒怎么办,如何处理耕地保护与城镇化的关系,怎样有效使用耕地保护整改资金……学员们从晚上7点半一直讨论到10点半。参加这次“学员论坛”的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党委书记李果说:“讨论打开了我的工作思路,让我很有收获。”

  云南各级党校不断挖掘自身特色,开发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当地利用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班洪抗英遗址等,打造了三条现场教学路线。“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激励我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临沧市“四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李正梅说。

  “我们将进一步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能力本领,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陈杰说。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08:1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