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紧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为载体,推行“四课四讲”活动,通过搭建“五大课堂”,推动党员教育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实现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
强基固本打造“支部讲堂”,常抓不懈每月学。发挥支部主体作用,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手段,使党员日常教育全覆盖、有保证、见实效。支委成员带头学习。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带头讲党课,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支部党员带好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大力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各基层党组织以多种形式发动党员讲微党课,变“一人讲”为“大家讲”,有效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党员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智慧党建平台作用,指导党员登录浏览理论学习专栏。发放理论书籍或学习报刊,鼓励党员撰写读书笔记或发表学习心得,增强党员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盘活资源打造“红色课堂”,身怀红心沉浸学。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发挥好红色资源“密钥”作用,在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干事创业中实现“红星闪闪放光芒”。筑牢红色培训阵地。以红色游历、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为重点,加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成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百年育英红色教育基地等红培基地,县委党校联合7家企业组建红培产业链党建联盟。制作红色精品课程。立足本土丰富红色资源,精心制作音画党史课,汇编一批红色教育片。紧盯身边人身边事,以新时代好党员“十要十不要”为主题,拍摄制作多部“土话”演绎的党员教育情景短片,推动教育片更接地气。打造红色教育载体。建立张家界“做个好党员十条标准”数字课堂,拍摄收集汇编系列精品课程和红色微视频,打造具有桑植本土特色的现代化党员教育新载体。
数字赋能打造“远程课堂”,与时俱进灵活学。加强线上教学,延伸培训“触角”,实现从“云端”到“指尖”。“远程教育+线上课堂”。依托红星视频手机终端、湖南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利用村级远教站点、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智慧党建云视频系统等,通过远程直播开展网络帮学。“远程教育+乡村治理”。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远程教育深度融合,挑选优质党员电教片,引导党员干部照着学、跟着做、比着干。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文化繁荣、乡风文明”新风尚。“远程教育+技能培训”。将远程教育课堂与党员群众需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发挥远教站点“一站多能”作用,采取“专家授课+交流分享”的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设“云直播”,将农业技术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解答技术难题,“手把手”传授管护技术。
灵活多样打造“实践课堂”,知行合一体验学。注重学用相长,把教育培训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用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实践检验教育培训成果。打造研学路线。建立6条精品红色教育培训线路,串联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现场教学点,发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开设“田间课堂”。围绕特色种养、应急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内容,采用“课堂+案例”的模式,让“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同时,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第一书记等深入基层,开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培训。开展志愿服务。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双报到”等活动,将党课所学转化为解民忧、纾民困的实际行动,以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切实彰显党员教育的实践成效。
集聚人才打造“巡回课堂”,生动高效释疑学。建立县级党员教育师资库,有计划地组织党员教育讲师到基层授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建好师资队伍。采用自下而上推荐和自上而下遴选相结合的方式,从优秀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实用技术人才等人员中选聘党员教育讲师,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丰富教育资源。编撰、制作具有本土特色、喜闻乐见的课程教材,开设红色专题教学课程和现场教学课程。定期“上门送学”。组建县级“党员教育巡回宣讲团”,定期深入各乡镇授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