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王银吉:“愚公”移沙

微信扫一扫 ×

  每天早上8点,王银吉和家人就开始了压草方格、拉水、种树。4月刚过,王银吉就已经把全年的植树计划提前完成了,10万棵这个数字足以令他骄傲。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也是流动速度最快的沙漠,王银吉所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距离腾格里沙漠仅3公里。

  1999年春天,王银吉卖掉家里的牛羊和骆驼,凑了一万八千多元钱。和父亲一起,在一个叫“庙儿墩”的沙窝漩开始漫长的治沙之路。

  但沙漠里哪来的水源?王银吉每天只能靠两峰骆驼和几个水桶,往返回家取水。为了节约水,他们用勺子给小树浇水,做完饭也不用水洗锅洗碗,而是用黄沙。

  后来,王银吉在沙窝漩里挖了一口45立方米的贮水窖,铺上地膜,积蓄雨水,总算缓解了缺水困难。树倒了,再栽,苗枯了,再补。几年过去,父子二人种下的2000多棵树苗最终只存活了100多棵。

  质疑接踵而来,父子俩并没有气馁。三分栽,七分管。为了方便治沙,父子俩干脆在沙漠里建了个“地窝棚”,吃住都在这里。

  这样的生活,他们一过就是8年。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树苗成活率高了。可就在一家人满怀信心准备扩大治沙面积时,家里传来了噩耗。14岁的小儿子得了小脑胶质瘤,最终没能撑过那年的端午。弥留之际,他恳求王银吉把自己埋在治沙点上。

  光阴荏苒,26年过去,王银吉一家栽植苗木700多万株,压沙植树10000多亩。

  这些年,王银吉一家治沙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陆续收到一些捐款资助。王银吉特别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每一笔捐助。乡亲们从越来越浓的绿意中看到了希望,也积极投身到压沙植树中。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王银吉家修了新房子,通了水电路,压沙也用上了机械。沙漠里养起溜达鸡,梭梭树下嫁接肉苁蓉,乡亲们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7日 10:4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