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 推进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24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坚持减负、赋能双向发力,构建数字化赋能的基层多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赋权增效,为基层蓄势赋能

  聚焦基层力量、资源投入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减少“瘦马”、培养“壮马”。

  把工作架构“搭牢固”。探索建立区、镇两级基层治理协同中心,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构建“一中心连两端”模式,统一归口承接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执法检查、督查考核、材料报送等,统一关口研判调度、流转分办、跟踪督办、反馈上报,构建上下左右贯通联动的调度机制。

  将人员力量“沉下去”。推进挂钩联系村(社区)服务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组建“一村居一支服务队”,推动各级挂钩领导下沉指导帮促,共建负责人推进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协助村(社区)“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发展清单”流转处置,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形成“五抓、四重、三促”工作机制。

  让平台数据“跑起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牵头推进村落、企业等15个单元场景的数据采集,全力打造全域共通共享的数据贯通模式,将原本沉淀的上级部门数据切分下沉到镇街、村居,将难以上行的基层群众诉求全部上传平台流转,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贯通融合。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网格单元长使用同一个云平台,聚合各级各部门110多个信息系统,汇聚数亿条公共数据。

  聚焦明责减负,为基层松绑减责

  针对基层“文多会多”等问题,率先推进“五机制一张表”运行机制,明确镇街权责清单、事项准入清单,让基层统得了资源、办得成事情。

  规范准入,“减事不减责”。建立健全各类清单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口,严格控制临时性、配套类、分工类发文,鼓励用线上会商替代碰头会,对镇街权责事项清单分别进行梳理规范,清理村级组织各类标牌、功能牌,减少20多种不必要的证明事项,切实厘清村居职责边界,防止随意摊派任务。

  规范管理,“减量不减质”。针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等问题,通过协同中心征询部门、服务对象意见,提出“合并检查、线上检查、变更检查、取消检查”等调度建议,有效减少入企入校事项及次数。

  规范表格,“减录不减数”。探索“基层一张表”,推行报表“统采共用”,建设基层专属数据库,实现业务报表一键生成、历史报表一键复用、报表数据智能填充、周期性任务自动生成,变“让基层报数据”为“在库里取数据”,有效解决多头填报、重复索要数据等问题。

  聚焦力量协同,为基层治理增效

  通过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高效联动,着力解决基层“权小事多责任大”治理难题。

  推动执法联动。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法,整合区级下沉执法人员和镇街执法力量,将各类资源、力量整合接入“全市一张图”平台,建立部门力量“全时、分时、实时”下沉模式,把指挥哨所建在镇街,赋予镇街相应的统筹调度权、指挥协调权,做到“一支队伍管执法”,对执法对象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推动共治共享。开展“红管家暖万家”行动,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物业企业党支部,引导党员带头在网格认领任务,邀请“银发先锋”等帮助解决邻里困难,将“红管家”队伍建在“居民家门口”。

  推动服务通办。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对照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推动区直部门及镇街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及闽政通APP,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占比83.28%,一趟不用跑占比85.29%,全程网办占比73.5%,实现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19:23 来源:“福建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