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立足多民族聚居的区情实际,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将群众需求清单作为党建责任清单,以“东城·共富工坊”为载体,从试点探索到全域铺开,从零星发展到区域协同,从就业帮扶到邻里互助,为群众铺就增收新路径,以严密组织体系引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党建引领聚合力,从“试点摸索”到“提质扩面”。在东关大街街道试点打造首家“东城·共富工坊”,区委、区政府将“东城·共富工坊”建设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党建引领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的首要工作,组织召开“东城·共富工坊”扩面提质增效推进会等会议,专题研究“东城·共富工坊”工作。同时,将“东城·共富工坊”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工坊建设中扛牢主体责任,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能。一方面,做大做亮首家“东城·共富工坊”,推动实现家庭作坊到市场化转型;另一方面,在试点经验支撑下,探索“东城·共富工坊”多样化运行模式,实现从单个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跨越。
高效运行有依托,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共建”。以构建“邻里互助·和美共建”区域化大党建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契约共建”的优势,由各联盟成员单位在“东城·共富工坊”打造过程中领题担责,共商共议,按照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治理共抓、品牌共塑的思路,将群众的需求清单与街道的资源清单精准匹配。依托辖区资源禀赋,启动医疗照护市场合伙人计划,通过“用工招聘—基地培训—工匠输出”链条设计,打造照护类选培用一体化特色劳务输出项目。充分调动西宁市人民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联盟单位资源,打造集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东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以高效的就业资源调配为务工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助力实现合作共赢。
精心搭台促交融,从“就业增收”到“和美共生”。以“石榴籽家园”为基础,在社区全覆盖成立“石榴籽邻里互助会”社会组织,为各民族党员群众邻里交流、互帮互助搭建平台。在“石榴籽邻里互助会”中,党员主动担当作为,通过组建劳务团队、传授就业技能等方式,构建起多民族邻里互助的“朋友圈”。充分发挥社区“石榴籽邻里互助会”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楼栋长摸排了解辖区低收入群体的经营需求,提供各类保障服务,带动辖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东城·非遗共富工坊”,进驻角旦金唐卡艺术、河湟刺绣等非遗项目,开设非遗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各族群众通过参与非遗项目相关工作实现就业增收,在文化互鉴中增进民族情谊,绘就和美共生“同心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