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安徽省宁国市:“三个聚焦”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坚持把党员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围绕学习内容、培训形式、学以致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聚焦“学什么”精准问需,紧盯理论武装“根本点”,推动党员教育内容走实。坚持需求导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的特点进行靶向施教,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理论课堂”。扎实开展全面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以及党员教育培训的主业主课,同时邀请党校老师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业务课堂”。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身份的党员,明确培训重点和培训计划,综合运用“专题讲授+实践解读+现场教学”培训模式,适时调整理论政策、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类内容,充分发挥各个领域和群体的功能,着力提升党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构建“本土课堂”。深入挖掘和活用本土红色资源,精心策划推出宁国本土红色往事的系列微党课,通过“忆往事”“讲故事”“话新事”的形式累计宣讲微党课500余堂,赓续红色基因,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聚焦“怎么学”整合资源,把握多元载体“关键点”,推动党员教育方式走深。结合不同年龄、职业党员群体特点和需求,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形式。依托“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三津大讲堂”等,邀请省级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单位业务骨干、基层“土专家”“田秀才”等为党员讲授前沿知识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生动实践作用,经常性组织党员到展览场馆、产业园区、田间地头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实景教学,让培训工作有温度、接地气。突出用好用活现有学习平台,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优势,打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员教育组合拳。线上,紧扣重点任务,依托宁国先锋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提炼组织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宁国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载体优势,加强服务功能,重视原创信息策划,加强与业务科室之间协调配合,策划开展“党建引领月”等多个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着力打造党员教育“指尖课堂”。线下,依托213个远教站点,用党员教育海量学用资源,推动远程教育日常学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设机关讲堂、致富课堂、文化课堂等,不断拓展远程教育站点服务功能。同时,以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为目的,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党员示范户为核心,按照“一网格一红色庭院”的标准,选取村(社区)网格的休闲庭院、长廊,打造多处红色学习阵地,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感染力。坚持将党员教育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深入挖掘本地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把群众看得见的平凡人物搬上屏幕,用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紧扣“如何做新时代党员干部”作进一步升华,为广大党员群众创作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学习性强的系列微视频,并在各机关单位的LED宣传屏适时推送。

  聚焦“学到位”跟踪问效,找准学用转化“落脚点”,推动党员教育效果走心。突出实战实训精准赋能,引导全市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坚持推动力量下沉,大力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到网格党支部报到,组织43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一线,以“党员报到”为抓手推动精细服务,督促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根据报到党员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个人意愿等,组建环境整治、群防群治、纠纷调解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服务精细化。选派党员干部下沉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中,在产业发展、双招双引等一线锤炼;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与企业干部开展双向挂职,打通工作“堵点”,破除阻碍政策落地、影响发展环境的“中梗阻”现象。农村党员示范引领带动。充分挖掘乡村“土专家”“田秀才”,聘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以及乡村振兴骨干、优秀基层干部担任授课老师,帮助农村党员了解村情民意、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农技专家、致富带头人等到田间地头、家庭农场开展技能培训,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帮助农村党员群众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绊脚石”“拦路虎”。流动党员立足实际奉献。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门路多等优势,扎实开展流动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工作,鼓励流动党员结合自身特点与工作实际认领技术指导岗、就业联系岗、致富信息岗、招商信息岗等,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的作用,不断强化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3日 18:50 来源:安徽先锋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