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沟渠里得淌着水嘞,游客来了,大家得玩水呢。”夏日阳光灼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星光村党支部书记黎伟戴个草帽,晒得黝黑。一大早,他就骑上电动车,在村里转悠。正赶上乡村旅游的旺季,“得让游客有个好体验!”黎伟说。
在立岗镇,黎伟的名气不小。在星光村长大,又走出乡村考上南开大学,在天津港做国际贸易,创办互联网企业。大家都以为他会留在大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黎伟却选择回到星光村。
“每一次回家,都给我很大的触动。星光村的人逐渐搬到城里,只留下一间间破旧的土房,基本上没有年轻人。”2016年3月,黎伟返乡创业。
那时,村里农宅空置率接近60%。发展靠什么?按照黎伟的设想,先从改造人居环境入手,利用村子离银川近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得从细节着手建设美丽乡村,”黎伟说,“把房前屋后的环境修整好,不能‘大而粗’。”回到家乡,黎伟把自家老院子当作“试验田”,平整土地、铺设管道、绘好墙画、栽上桃树,老房子变得美观又实用。2018年底,黎伟自掏腰包向星光村八组的乡亲们推广这一做法,同时帮助村里开展村庄绿化、院落拆旧建新,新建文化广场、手绘文化墙等,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跟着黎伟走在星光村八组的村间小路,两旁36座废弃院落改造成了特色民宿,墙面用传统的黄泥装饰。门前,瓦罐、土缸、老藤围成门楼,古色古香。掀帘走进一家农户的院子,房屋齐整。走进屋子,黎伟坐上炕头,和村里人你一句我一句,聊起近期村里的产业。
产业发展,不能光靠一腔热情,也得讲究工作方法。2021年,黎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不起来,很多时候是基层党组织力量没有用起来,必须党支部牵头,激发内生动力。”在黎伟的带领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绿色种植合作社、循环养殖合作社、劳务服务中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升传统农业发展质量。
“以前是干部干、村民看,现在是村民参与、一起干。”黎伟说。如今,通过鼓励和扶持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以闲置宅基地、院落入股,不少村民成了“民宿合伙人”。村里还积极打造有机农业、研学实践、乡村民宿多元一体的乡村文旅产业,现已累计接待8万余人次,村民致富增收27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多名农户务工就业。
“黎书记从重点大学毕业,主动回来建设家乡,是我们村的‘福星’。”乡亲们从小看到大的尕娃子回到村里,带来变化,村民们服他、认他,说他是“脚上沾着泥的书记”。
黎伟认为:“农村治理难,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难,就更要想方设法好好做。”从年轻人纷纷逃离的“空心村”到游客纷至沓来的“明星村”,不少村民说:“黎书记的好,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初回星光村是因为乡愁,现在是真真实实把乡愁留住。未来,还要让更多游客来星光村体验田园的韵味。”黎伟说。转悠一圈,跟着黎伟回到村部,不远处的连片稻田旁,一排排齐整的二层小楼正在施工建设,这是给村里老人准备的养老社区。黎伟说,建成后,不仅村里老年人可以享受现代化的养老生活,还能吸引城里人来村里养老。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