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示范区始终坚持将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任务,紧密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立足实际、创新路径,着力在强化理论武装、锤炼过硬本领、服务中心大局上实现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思想根基,强化政治引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抓实流动党员教育。创新构建“云端+返乡”双线教育机制,健全常态化联系管理制度。线上依托党员教育管理平台,持续推送学习资料;线下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返乡党员开展“家乡发展大家谈”等主题活动,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实现“流动不流学、远行不断线”。推进党性教育常态化。组建“红色轻骑兵”宣讲队伍,深入村(社区)、非公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打通党性教育“最后一公里”,引导广大党员永葆政治本色。
聚焦能力提升,锻造先锋队伍。精准实施分类培训。建立健全培训需求调研反馈机制,区分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区级示范引领、街道创新推动、支部深化日常”的三级联动培训体系。持续深化“铸魂强基”工程,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组织基层党员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等活动,有效提升党员履职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锤炼。坚持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锤炼党员,建立“一线建功”实践机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投身文明创建、防汛救灾等任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实践实战中增强党员担当作为本领。创新实训培养模式。积极打造“田间课堂”等实践教学平台,组织致富能手、业务骨干开展“手把手”教学,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生力军,提升农村党员服务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能力本领。
突出作用发挥,赋能中心大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将党员教育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组织党员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通过民情恳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健全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面推行“党员中心户”“党员楼栋长”机制,鼓励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任务,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队伍活力。稳步提升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动态增长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大力选树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