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着力打造“四类课堂”,即“主体课堂”“沉浸课堂”“移动课堂”“实践课堂”,有力提升了党员干部教育的吸引力、覆盖面与转化率,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人才支撑。
打造“主体课堂”,理论武装固根本
紧扣全区发展大局与党员干部需求,由政治部牵头制定、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构建“1+N”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明确区级培训的主要班次,按职务层级和行业领域合理划分班次,差异化设计课程,采取“外邀专家+内选骨干”的方式针对性选配师资,着力提升教学水平与培训质量。截至目前,已分级分类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党员干部5800余人次,持续夯实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根基。
打造“沉浸课堂”,场景浸润强党性
依托红色场馆,通过实物瞻仰、故事聆听等方式淬炼政治品格;借助警示教育基地,采取案例剖析、风险模拟等方式增强纪律定力,以“红色引领+廉政警示”淬炼党员干部党性。深挖现场教学资源,整合阿歪寨村等10余处乡村振兴研学点与贵州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通过现场观看、互动研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在直观的发展实效中悟初心、强担当。
打造“移动课堂”,延伸空间提效果
利用“贵州网院”等平台资源,推送理论精读、政策图解和典型案例等各类学习内容累计1400余次,提升学习的便捷性。坚持“向上求学+外出求知”的理念,推荐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党员干部60余名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党员、干部、行业带头人240余人赴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参加培训班4期,进一步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台账化管理因病或突发情况等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干部,通过“结对子”方式了解情况、提供帮助,及时开展“送学上门”服务120余次,在传递组织关怀的同时保障“想学尽学”。
打造“实践课堂”,实干笃行强能力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锤炼干部的“主阵地”,通过“新老结对、强弱互助”方式,及时帮助解决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一线面临的难题,让党员干部在实战淬炼中提升解题本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5年以来,选优派强驻村干部,动态调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27名,提拔任用6名业务骨干到副科级岗位、乡镇副职岗位锻炼。同时,以“四联四帮”“双报到双服务”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走进基层2105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5项,推动党员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