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三轨发力 解锁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密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全员、精准、有效”原则,系统实施谋划,优化资源配备,深化学用结合,全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全链提质新范式,为滨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绘好“规划图”  精准回应党员需求

  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由组织部门牵头,无锡市滨湖区搭建起自上而下的供需对接平台,系统校准培训目标,科学设置培训体系,促使党员教育培训和成长需求有效匹配。

  统筹实施有制度。推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镇(开发区、街道)和行业党委协同配合、各基层党组织分层实施的责任体系,构建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格局。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以及基层治理等现实需要,分层级、分领域建立10张党员需求清单。在梳理各单位培训计划的基础上,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把上级要求的、发展急需的、党员紧缺的内容作为教育培训重点,编制年度重点培训计划。

  分层分类有重点。结合行业和群体特点,“量体裁衣”推动不同领域党员进行自我提升。机关领域党员围绕“示范引领”目标,实行“政策解读+实务操作”双轮驱动培训模式,近三年开展机关学习大讲堂、党建业务融合项目研讨等学习活动27场。针对农村党员,将强农惠农政策等作为培训重点,如胡埭镇开设“新农人青蓝课堂”,结合现实需求、难点堵点定制课程,涵盖农业补贴、农产品电商运营、农文旅融合案例探讨等15个方面,覆盖新农人群体170人次。针对青年党员,采取沙盘推演、实景互动等生动化教学方式,融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课程,帮助拓宽视野格局、培养跨界思维。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定期举办示范培训,以“党建+技能”的嵌入式、融合式学习方式,进一步增强党员认同感、归属感,比如蠡湖街道打造“楼宇党校”,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实际需要,推出“湖光三重礼”菜单式学习教育活动套餐等特色课程体系。针对教育、卫健等领域党员,突出专业性和实操性,精准开发专属课程。

  全时全域有标准。以“年初计划、季度推进、年终总结”统筹抓好区级示范培训和各领域专题轮训,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考勤、学时登记、学时管理等各项制度,强化“一训一评”,确保党员教育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新发展党员培训,组织村(社区)“书记龙门阵”等专题培训,推动实操共学、难点共商、调研共抓,对全区1300余名党务干部,开展领域党建知识、党组织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履职资格等培训班次18期,年内实现全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全覆盖培训。

  找准“发力点”  全面提升培训实效

  聚焦“干什么,学什么”,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突出重点领域,精研教育内容,力促学用转化,全面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突出主题主线。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无锡影都“红帆启航寻初心”通过“礼赞”“拾光”等10个篇章带领广大党员从光影中感悟初心的力量,开发系列微话剧,引导党员从红色基因里汲取信仰力量,8万多人次亲历体验。构建新党员党纪学习“第一课”课程体系,推出首批10堂示范课,成立9个新党员“润心正行”实训基地,5000余人次党员干部受教育、受警醒。

  突出网上网下。将教学阵地、练兵战场延伸至网络空间,发放《关于规范全区党员网络行为的倡议书》,每半年组织1次意识形态和网络技能学习,提升用网管网能力。鼓励党员带头守护清朗网络空间,聘任7名行业骨干党员担任“清网护航员”,聘请党员网络“大V”担任“寻美滨湖”推介官,参与“一路繁花”樱花集市等活动8场,带动滨湖生态人文魅力进一步彰显。

  突出敢为善为。把“身边榜样”先进事迹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必选菜单”,通过微党课、主题征文等活动,讲好身边的党员先锋在推动发展、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等方面的先进事迹、生动故事近百个,累计万余名党员参与。发布“立心铸魂”“大国重器”“产业领航”“善治滨湖”4条教学路线,串联辖区35个教学点位,通过打卡形式,让党员干部真切感受滨湖精彩蝶变,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服务、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等8类发展一线,组建攻坚支部324个,创新开展“联动式主题党日”等活动900余场,以学促干、学用结合,有力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民生痛点问题等250余个。

  拓展“资源链”  健全完善教育保障

  坚持“要什么,供什么”,以需求为导向,统筹各类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持续推动阵地保障、师资整合、课程创新,有效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覆盖面。

  以“就近就便”拓展载体。综合干部群众需求、行业领域特色,整合区党建馆、镇(开发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滨锋驿家”等资源,统筹打造“1+7+78+N”的四级党员教育阵地体系,实现社区、楼宇、商圈、园区等领域党员教育全覆盖。聚焦产业上下游,打造20余个党群阵地,配套开设6类研学课堂,累计覆盖1500余人次;聚焦园区职工,打造山水城“能聚红沙”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集党员学习培训、群团活动交流、人才政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辐射企业2000余家;聚焦时时能学,在家门口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足不出户”的学习、教育空间。

  以“共育共享”整合资源。按照专兼结合、外引内育原则,从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书记、专家学者、先锋模范、业务骨干中,动态储备一支涵盖区、镇(开发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共计80余人的优质师资队伍,通过“单位点单”与“组织派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定期更新授课清单。联合开发一批精品党课,开展“三精三名”党课创优活动,推出28堂精品党课。精心培育一批宣讲骨干,组建“银辉讲师团”,聘任11名“银龄导师”,组织186名机关党员骨干,成立20余支红色宣讲队,每年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20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实践实效”扩面提质。坚持守正创新,推出“课堂+现场”“讲授+互动”“线上+线下”等交互式、体验式授课模式,有效增强学习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创新将学习场地延伸到小区“滨锋驿家”、产业链阵地,采取现场观摩、实战模拟、案例复盘等形式,组织开展基层党建“拉练观摩会”、领域党建解题会等活动。让教育培训适应现实场景,针对村(社区)党员年龄较大、精力有限等特点,开设“田间课堂”“书记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小灶”300余场;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集中难、时间少的特点,依托23个小区“滨锋驿家”和7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的红色文化“加油站”,因地制宜推出学习套餐,实现流动党员100%动态纳管,河埒街道每月打造“当红课表”云端课堂,配备20名专兼职党建指导员全覆盖指导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深受好评。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3:42 来源:江苏先锋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