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部署要求,围绕培训模式优化、教学资源整合、课程内容创新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分级分类开展党员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夯实基础,实施分级分类培训
分层推进,实现全面覆盖。以区委党校为主阵地、镇(街道)“微党校”为中转枢纽、村(社区)“院坝课堂”为终端末梢,搭建“区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党支部全员参训”的培训架构,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无死角。分类施策,精准匹配需求。针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等不同领域党员的岗位特点与学习需求,分批次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精准滴灌”,有效提升培训针对性。统筹调训,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党员调训管理机制,将专题培训与党校主体班、领导干部读书班等培训资源统筹安排,通过系统化管理避免重复培训、多头调训,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确保整体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推进。
深挖潜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整合师资资源。邀请省市区三级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深入一线,为农村、城市社区等不同领域的党员授课,用专业力量保障教学质量。挖掘红色资源。注重发挥本土专家学者优势,组织党校教师、党史研究人员开发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本地红色阵地的革命故事融入教学,让理论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增强党员的情感共鸣。用好线上资源。利用四川党建网、“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推送党员学习参考清单“每月送”等优质资源,开设党员“云”笔记专栏,方便基层党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分类施教,完善特色课程内容
突出理论武装。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重点课程,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骨干教师牵头,通过专题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夯实党员政治根基。打造特色课程。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结合党员所在领域行业的实际需求,开设N个行业特色课程。针对农村党员,邀请省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讲授产业发展特色课程;针对城市社区党员,邀请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分享老旧小区治理经验,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深度契合。强化实用能力。围绕党员工作需求,开设公文写作、基层治理、水产养殖等实用课程,着力提升党员实战能力,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