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北京市门头沟区:坚持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 凝聚社会治理“新”力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北京市门头沟区围绕“友好之城”建设,坚持政治引领与服务管理并重,实施“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三项行动计划,推动新就业群体从“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

  “引领”为先,凝聚党建工作合力。构建“区委组织部和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行业主管和业务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属地街镇(园区)兜底服务、平台企业协同联动”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格局。制定《门头沟区深化党建引领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若干措施》,细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为“友好之城”建设画出清晰路线图。创建新就业群体“友好联盟”,动员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加入,实施“多元友好”行动计划,发布5大类39项服务资源清单,构建强大的关爱服务矩阵。以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为抓手,聚焦底清数实,对全区快递外卖等企业、网点站点、日活人员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摸排。建强红色堡垒,打造“红立方—先锋骑士”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品牌,依托商务楼宇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设置“汇流京西”流动党员报到点,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灵活、流动性强的特点,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互联网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全过程。

  “服务”立本,构筑关爱保障体系。制定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评价标准、友好社区(村)建设指引,在全区打造友好机关、友好社区(村)、友好社团、友好企业、友好商圈等友好场景,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书报阅览等服务,建设覆盖广泛、种类丰富、实用高效的服务网络。建成全域友好街道、友好街区、友好市场等多个市级示范点,并在重点商圈建设“全时驿站”,筑起7×24小时不打烊的“暖心港湾”。创新推出“志愿暖‘新’”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权益保障、就业推介等暖“新”活动。通过联合部分商户推出新就业群体就餐优惠,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送检上门”免费体检服务,开设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托管班等,全方位拓展暖“新”服务覆盖面。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行业党委—‘两新’工委”诉求表达解决机制,通过“线上调研+线下走访+座谈问需”多渠道,开展新就业群体意见征询工作。建立“门头沟区新就业群体非紧急服务平台”,开通“门小哥”服务热线和微信平台,开展新就业群体人民建议专项征集,并切实推动解决各类困难诉求。

  “融入”增效,激发共治共享动能。结合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提升需求调研,实施蓄力赋能行动,上线“门小哥学堂”,开展送学历提升、送技能培训、送职介服务等活动,有效拓展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空间。深入挖掘新就业群体好人好事,开展“寻找最美小哥”活动,选树多名“最美小哥”“暖心小哥”,对“寒夜救人显担当”“热心公益续赤诚”等新就业群体的感人事迹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强化典型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认同感。构建互助共建、双向服务、共同治理的机制,拓宽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引导新就业群体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开展新就业群体“友好联盟”与新就业群体双向承诺,建立“积分兑换”机制,鼓励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开展“窗帘行动”等社区服务。设立“食品安全哨兵岗位”,引导网约配送员通过“随手拍”反馈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其“移动探头”作用。成立“先锋骑士”等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随手公益”“沿途服务”等活动,真正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11:16 来源:北京组工网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