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醴陵市聚焦党员教育“就近可学、轻松易懂、学用结合”核心需求,以“理响瓷城”宣讲品牌为重要载体,创新构建“家门口”党员教育模式,推动优质党员教育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下沉,实现党员教育从“远距离灌输”向“零距离浸润”转变,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阵地“沉底”,让教育阵地与党员“零距离”。醴陵市以“理响瓷城”宣讲团为核心驱动力,有效延伸教育阵地至党员身边,构建起“家门口”的党员教育体系。针对以往集中授课存在的“距离远、时间难凑”等问题,醴陵市突破固定课堂限制,将宣讲资源精准注入党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最后一米”。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小院等多样化场景,灵活打造“屋场夜话”“庭院讲堂”等近民化学习阵地,实现党员“出门即学、抽空即学”。宣讲团成员围绕政治理论、党的宗旨、革命传统等核心内容,在“家门口”开展“订单式”宣讲,将宏大理论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群众语言,既方便党员就近参与,又确保理论内涵听得懂、能领会,切实增强党员对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的认同感。
队伍“多元”,让教育内容与党员“心贴心”。为避免党员教育“千人一面、内容空洞”,醴陵市着力构建“多元立体”的“理响瓷城”宣讲队伍,让“家门口”的党员教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目前已组建27人宣讲队伍,其中第二批14名新聘宣讲员涵盖教育工作者、医护人员、基层干部、陶瓷企业家等群体,他们自带“烟火气”的经历,让理论宣讲跳出“照本宣科”的框架。如基层干部结合基层治理实践,解读党的群众路线;陶瓷企业家立足行业发展历程,阐释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医护人员以一线服务经历,讲述党员的初心与使命。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释大道理”的方式,让党员在“听得懂、有共鸣”中深化理论认知,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党员日常。
校地“联智”,让教育质量与需求“精准配”。为提升“家门口”党员教育的理论深度与专业水平,醴陵市主动“牵手”湘潭大学,以校地合作模式为党员教育注入“优质养分”。一方面,引入高校“智囊”,邀请学术精英加入“理响瓷城”宣讲队伍。专家定期到“家门口”阵地开展专题宣讲,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内容,结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深度解读,为党员学习装上“专业导航”,帮助党员准确把握理论精髓。另一方面,搭建“实践对接”平台,组织高校专家深入醴陵农村、企业一线,围绕基层党员关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开展“理论+实践”双向交流,既让专家在一线“打捞”鲜活案例,为理论研究接上“地气”。也让党员在与专家互动中,理清理论应用思路,实现“理论学习有深度、实践践行有方向”。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