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那么,这是怎样一份蓝图?里面提出了哪些新目标、作出了怎样的新部署?它可能给未来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呢?
当前,“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而“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党中央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五五”规划问题,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蓝图、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意义重大。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新关口,从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到130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并作出科学判断。
《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这其中,提出了关于“五个以”的根本性要求,也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

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建议》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六个坚持”还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与五年前“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原则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
在《建议》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放在了第一位。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那么,“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怎么干,有哪些重点任务呢?《建议》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12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这其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放在了首位。
《建议》特别强调,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议》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相关部署中,教育、科技、人才的作用被进一步强化。《建议》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十四五”期间,国际格局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台阶,稳居全球第一。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此外,围绕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重点任务,《建议》也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并就如何把目标任务完成好提出了要求。
“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展望“十五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把全会描绘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整理自2025年10月24日《焦点访谈》)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