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紧扣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核心目标,创新推行“四抓四促”工作法,让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注入强劲“红色动能”,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红色堡垒”。
抓统筹 促责任压实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如何避免“碎片化”“走过场”?九师白杨市的答案是:以高位统筹为“总抓手”,把责任链条拧得更紧、工作机制落得更实。
师市党委率先扛起主体责任,将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将信息采集、组织组建、作用发挥等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确保“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让任务更清晰。针对信息采集员业务不熟练等问题,采取“理论解析+实操演练”双轨并行的培训模式,组织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现场演示信息采集流程、讲解数据填报要点,并设置“模拟采集”环节,让信息采集员在实战中掌握技巧。
为防止工作“中梗阻”,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月督导”机制,每日通过工作群调度进展,每周梳理汇总问题并反馈,每月由专班领导适时带队深入进展缓慢的单位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抓组建 促覆盖提升
为避免“为了覆盖而覆盖”,师市秉持“精准摸排、边采集边组建”原则,打出一套“组合拳”。专班推行“分片包干制”,将各团场各单位划分为多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由1—2名专班成员负责,确保上级要求即时传达、企业诉求即时响应、工作进展即时跟踪。在摸排过程中,专班成员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了解实际经营状况,与市场监管、工信、人社等部门数据比对核实企业存续情况,对暂时停业、注销的主体及时剔除,对新增、变更的主体动态更新,建立“一企一档”动态台账,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针对部分企业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通过“党建带群建”破题,先后召开多次党建带群建联席会议,明确“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统建、融入带建”四类组建清单,推动群团组织先行覆盖。截至目前,共推动298个新兴领域主体建立党组织,推动3021个主体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党组织建到哪里,群团组织就跟进到哪里,让新兴领域的“红色触角”越伸越广。
抓服务 促难题破解
在党建指导员选派上,师市采取“行业先行、属地跟进”的“两步走”模式:优先从师市工信、住建、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选派熟悉业务的党员干部,担任重点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对中小微企业,由所在团场、园区(开发区)选派党员干部负责,并鼓励从退休或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中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党务”,推动其组织关系转入企业,实现“既是党建指导员,又是企业党员”的双重身份。这些指导员不仅指导企业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还利用自身资源帮企业解难题,真正成为“企业的贴心人”。
抓保障 促作用发挥
在组织保障上,成立新兴领域综合党委,统筹协调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同时,根据行业特点成立交通运输、“小个专”、社会组织行业党委,推动行业党委实体化运行。各行业党委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梳理行业共性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
在阵地保障上,整合辖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空间等资源,按照“一室多用、功能集成”的理念,打造特色党建阵地。目前,已建成多个新兴领域党建阵地,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在队伍保障上,加大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力度,重点在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企业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组织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邀请党建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授课;建立“老带新”培养机制,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
从“责任压实”到“覆盖提升”,从“难题破解”到“作用发挥”,九师白杨市让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从“弱起来”向“强起来”转变。如今,在非公企业车间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成为生产一线的“红色标杆”;在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服务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骑手、货车司机化身政策宣传员、社区志愿者,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