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离任社区书记群体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创新推广“老书记工作室”,探索老书记助推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精准选拔“银龄先锋”,打造人才蓄水池。严格选拔标准。聚焦“政治过硬、经验丰富、口碑良好”三大硬核指标,突出“心肠热、村情熟、善治理”三大实践导向,将“善谋划、敢创新、促发展”作为三个加分选项,确保入选者既是“活字典”,又是“多面手”。拓宽选拔机制。建立“组织挖掘+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多种渠道,发布“银龄招募令”,通过社区公告栏、党员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动员37名离任书记主动向社区报到,各街道摸排推荐“口碑型”老书记23名,线下收集“我心中的老书记”推荐信息42条。规范选拔程序。由县委组织部联合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等部门,重点开展政治审查、任职联审工作,着重了解老书记矛盾调解等能力。最终人选在社区上墙公示,同步开通监督热线。通过多维比选、动态更新,遴选政治上信得过、工作上做得好、群众中叫得响的老书记52名。
充分发挥“先锋作用”,激活治理新动能。当好民意“收集员”。实行“每周五接待日+每月20日固定走访+日常预约服务”制度,建立政策咨询、民生代办、就业创业等6类服务清单,健全“接单—办理—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当好矛盾“调解员”。妥善厘清老书记工作室和社区不同主体的事项清单,复杂问题启动“老书记+职能部门+社区”三方会商办理机制,创新由表及里察民情、家长里短听民声、开门纳谏集民智、精准施策暖民心的望闻问切“四诊”工作法,有效解决各类复杂纠纷问题。当好政策“宣传员”。组建“银龄宣讲团”,通过自编自创的“三句半”、诗歌朗诵、入户宣讲等形式,为居民提供“点单式”服务,开展政策解读、“五史”宣讲等活动。设立“老书记顾问团”,在社区规划编制、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智囊团”作用,并参与修订居民公约、社区规划等工作。
靶向培育“后备力量”,打造成长加油站。定向结对帮扶。建立导师帮带机制,1名老书记定向结对2名社区干部,52名老书记通过经验分享“沙龙”、个性化帮带等方式联系670余名街道、社区干部,助力年轻干部成长。实行分类培养。针对新任职书记开设“雏雁班”,针对后备干部开设“青穗班”,通过“银龄讲堂”,设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管理、群众工作与基层治理等8门必修课,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7期。突出一线锻炼。创新“跟案实训”模式,老书记带领徒弟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具体工作,通过“现场看、当场教、带着干”,传授工作方法等实战技巧,助力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