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虎穴忠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为中共中央党校兼职教授,77岁的刘玉平正为学员们讲述父亲刘光典的故事。在他前半生的记忆中,对父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北京钱粮胡同44号,这里承载着刘玉平最温暖的记忆。1948年,辽沈战役战局已定,在沈阳情报站工作的刘光典被派往北平,一家人就住在这处四合院。在刘玉平的成长经历中,父亲总是缺位,他只知道父亲是个生意人。

  刘光典,1922年生于辽宁旅顺。自幼聪慧的他拿下了哈尔滨铁道学院与北平辅仁大学双学位。他精通英语、日语,医药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那些年,目睹了太多生灵涂炭、颠沛流离,年轻的刘光典逐渐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了自己的认知。

  1948年,刘光典被发展为中共特别党员,他奔波于大江南北,护送重要情报,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胜利提供支持,甚至还将多年经营所得悉数上交组织。

  然而,人生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发生。1949年4月的一天,刘光典与妻子和三个儿女匆匆告别,只留下一封简短的信:“为了今后的生计,我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做生意,从此,你们不会再接到我的信,你们也不要再给我写信。”

  几十年后,刘玉平再读这封信才体味到,那时的父亲已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打算。

  那时,刘光典的妻子王素莲并不知道,丈夫所说的那个“遥远的地方”就是台湾。1954年,丈夫消失五年后,一个令她五雷轰顶的消息传来。

  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本已含辛茹苦,如今又要承受这样巨大的压力。王素莲心力交瘁,一下子病倒了。

  1955年10月18日,丈夫“叛变”消息传来一年后,王素莲病逝,年仅32岁。

  背负着“叛徒”后代的沉重枷锁,孩子们渐渐长大,分散到各地谋生。他们不敢谈论,但内心却从未释怀,尤其作为幼子的刘玉平,一直在努力揭开谜底。终于,在父亲失联近60年后,尘封的真相一点点被揭开。

  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4月,刘光典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生意人的身份到台湾,取回我党搜集的情报。

  一个月后,刘光典再次受命前往台湾接头。然而,此时的台湾形势突然紧张起来。

  随着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吴石、朱枫等上千名地下党员被逮捕、杀害。1950年2月初,刘光典将第二批情报一一密写好,向组织发出消息:“货已备妥,日内运港。”

  2月28日,我地下情报网遭到破坏,刘光典的身份也随之暴露。国民党发出通缉令,四处搜捕刘光典。

  追寻父亲足迹的那些年,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刘玉平总是感慨不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籍地下党员张皆得回到大陆,带来一份在台湾被国民党杀害的烈士名单,其中有“刘光典,旅顺人”六个字。根据这一重要信息,中央有关部门重启对刘光典的调查。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刘光典身上的很多谜团仍未能揭开。直到2008年9月的一天,刘光典的孙子刘新宇从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小册子——《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

  拿到这本小册子,刘玉平如获至宝。这是父亲没有叛变的铁证。“谜底”终于揭开了。

  1950年3月,面对全岛通缉,刘光典在台湾籍情报员王耀东的掩护下,从基隆港一路南下,最终遁入台湾南部的深山密林中。

  这本小册子,为人们还原了刘光典4年的逃亡生涯。他在深山中掘地为穴,饿了吃野果,渴了喝露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然而,环境再恶劣,刘光典的信仰也没有丝毫动摇。

  1954年2月13日,在躲藏了近4年后,因为叛徒出卖,刘光典被捕了。

  5年的牢狱生涯,没有丝毫改变刘光典的信仰,却让国民党当局彻底失去了耐心。1959年立春,37岁的刘光典从容就义。

  在国民党特务编纂的“剿匪”手册中,这样评价刘光典:“匿居山间,掘地为穴,过着长年类似原始生活,仍执迷不悟,继续从事反动宣传,由此可见其思想受毒之深。”刘玉平说,这42个字,恰是敌人对父亲的至高评价。

  2008年,刘光典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13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846位烈士,刘光典的名字位列其中。广场的纪念碑文写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4:2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