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浅析“狱中八条”政治遗言对新时期党建的指导意义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产业发展处 肖明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狱中八条”的产生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狱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们相互嘱托:谁能有机会活着出去,一定要把川东地下党斗争的经验教训,以及党的建设、组织发展、党员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报告给党组织。“11.27”大屠杀时罗广斌与18名革命志士从白公馆脱险,他不负重托,真实详尽地整理、总结了烈士们想要给组织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形成2万余字《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分别为(一)案情发展;(二)叛徒群像;(三)狱中情形;(四)脱险人物;第五、六部分遗失;(七)狱中八条意见。其中具有总结性质的“狱中八条意见”是烈士们血与泪的嘱托,是烈士们用生命最后所发出的强烈呼吁,是烈士们总结历史经验,仰望黎明曙光所留下的政治遗言。旨在寄希望于党组织: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狱中八条”的基本内容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二、“狱中八条”的精神实质

“狱中八条”之所以于1989年一经披露便引起轰动,在于它深刻的精神实质,虽然这份报告产生于革命斗争时期、产生于建国初期,但其立意深远并不仅限于对革命斗争工作的经验总结,而是以执政党的态度对治国、治党的意见、建议,是对信仰的深刻理解与诠释。

1、指出了当时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领导干部生活方面出现问题。狱中八条特别强调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以及要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因为如果党组织里出现了经济背景不廉洁、恋爱与生活作风不正派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以权谋私,利用特权保护甚至美化自己,其腐化行为不易被发现也不易受限制,那么就会给组织带来危害。

党的工作作风出现问题。党的工作作风一是反应为路线问题,共产党员不能从右跳到“左”,当然也决不能从“左”跳到“右”,而应该时刻以理想信仰、历史现实与人民的利益作为心中的准绳;二是不能陷入单纯的理想主义甚至迷信上级,而要对信仰、对组织、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三是不能忽视敌人放松警惕,要时刻保持党风严正、作风严谨、高度自觉。

2、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狱中八条在揭示当时重庆党组织破坏现象的同时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领导干部出现腐化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理想信念——入党动机不纯,信念不坚定。有些同志入党时动机就不够纯洁,也没有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进一步深化信仰、强化信念,最终铸成大错。

工作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不能从实际出发。当时重庆地区党组织的“路线偏差”、“忽视敌人”等工作作风问题,究其根源乃是“不能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不唯上不唯虚,不文过饰非,才能正确处理我们前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领导腐化与作风不正源于组织制度问题——迷信上级、盲从领导。个别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上级的盲从实际上是当时重庆地区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同志被捕正是因为被掌握大量党内信息的领导干部出卖,先烈们在面对组织遭受破坏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严守党的秘密、党员自身和组织本身,这无疑是一种值得今人重视的恳切内省与深刻反思。

3、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狱中八条”分析了当时的现象与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加强党内教育”、“加强实际斗争的锻炼”、“严格进行整党整风运动”、“惩办叛徒”,这实际上是从信仰的主观层面和制度层面来解决问题。

从信仰的主观层面加强党内教育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培养、深化、坚定自己的信仰,信仰不仅是一种信念与情感,更是一种理智与实干,对信仰的理解要科学而深刻。通过切实的党内教育与实际斗争来提升广大党员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仰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从信仰的制度层面优化组织。建立党内教育学习机制、树立整风正党机制以及严肃党内纪律体制(严惩叛徒),用教育培养信仰,用整风规范信仰,用法纪维护信仰。信仰不仅是一种内省的体悟,还需外化为合理的体制、制度,没有制度的支撑与护航就不能保证信仰的纯洁与持久,保证党性长存、国治久安。只有信仰的旗帜不偏不倒,才能保证党风严正、民心不乱、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7日 14: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