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桑武:红色心灵记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消防员 桑武

消防员 桑武

这是一张黝黑的脸庞,粗犷而刚毅。看到他的第一眼,你的脑海就会浮现废墟、浓烟和烈火与这张面孔相互交织的影像。他无数次从浓烟和烈火中突围,在危险之地拯救生命。入伍15年来,他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灭火勇士”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消防卫士”和“十七大安全保卫先进个人”,2008年被公安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大连市公安局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民警”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两次被评为辽宁消防总队“十大金春明式消防卫士”。他就是大连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桑武。

15年前,桑武从内蒙来到大连,成了一名消防队员。15年,他始终战斗在浓烟弥漫、险情重重的火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7年6月,入伍半年的桑武参与扑救大连长江路一栋居民楼火灾,冒着浓烟烈火,桑武和战友疏散转移了30多名受灾群众。这是他第一次以一名消防战士的名义参与火灾救援,桑武说,“在那场大火中,他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消防工作责任重大”。

正是从这一年起,桑武开始参与各种灾害救助。从此,在大连很多火灾事故现场就多了一个皮肤黑黑的蒙古汉子。

2004年11月9日金三角市场火灾救援,他的右手被烈火灼伤; 2006年11月17日,甘井子居民楼坍塌,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手指被倒塌的重物砸伤……桑武说,每一次救灾都是一场舍生忘死的考验,15年,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生死考验,他自己也说不清。

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24小时后,桑武和战友火速赶到地震受损最重的北川。作为支队北川救援队分队长,他身先士卒,穿行在残壁断垣里挽救着一个又一个微弱的生命。5月14日上午,桑武和战友在北川街头发现了三岁的宋馨懿,此时小馨懿被压在瓦砾下57个小时。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很多救援人员经过这里都束手无策。别无选择,桑武从看到小馨懿的那一刻起,就忘记了眼前所有的危险和困难。桑武眼睛里噙着泪水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救援器材,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阵阵哭声。整整85分钟,在现场拍摄的四川电视台记者陈凌波清楚的记得,在这个皮肤黝黑的北方大汉带领下,大连消防队员在余震频发的废墟下,成功将宋馨懿救了出来。

在北川战斗的8天7夜112个小时,桑武带领的救援突击队“不抛弃,不放弃”,从废墟中救出15名被困群众。他们刨开随时会倒塌的残垣断壁,在沉重而冰冷的瓦砾下搜寻幸存者,用智慧和勇气与死神较量,在山海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在爆炸发生后的30多个小时里,桑武带领中队官兵连续奋战。20时09分,桑武接到指挥部命令:为阻止油品进一步泄漏,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由他带领一组攻坚队员深入103号罐区,关闭同组的其他5个原油储罐阀门。大火已经进入了眼前不远处的输油管道,距离阀门最近的地方也就三五米远,炙热的气浪烘烤着脸庞,刺鼻的气息令人窒息;附近的输油管线、排水排污管道井不断发生爆炸,井盖、阀门等被抛向空中。面对险境,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陆续调来的三拨工人吓得没过一会就都赶紧撤退了出去,但桑武和他的队员毅然坚持着,身上的防火服被炙烤得发烫,皮肤也像被火燎一般灼痛。热了就脱下隔热服卸下空气呼吸器,渴了就打开消防水带喝里面的水,手掌被磨出了水泡,水泡又被磨破出血了,手上的伤口又被火烤得滚烫阀门给烫平了。钢制的阀门越往下越沉,仿佛有千斤重;汗水湿透了防护服内的所有衣服,顺着裤脚流到了防护鞋里,鲜血从破露的手套内流了出来,阀门几乎被染成了红色。桑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与时间赛跑,在距离火海仅10几米的地方坚守8小时,成功关闭了储罐阀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油泄漏速度和数量,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公安部光荣授予“灭火勇士”荣誉称号。

这就是桑武,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黝黑的脸庞始终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这就是桑武,一个把责任视为生命的人,不管面对任何危险,他总是直面生死,一往无前。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4日 12:45 来源:央视网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