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1944年,正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其实,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为人民服务”就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之所以会发表这篇影响深远的演讲,还要从一个普通战士——张思德讲起。

  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北侧有一个“为人民服务”广场。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里,在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那篇影响深远的演讲。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警卫战士。他参加过长征,打过仗,负过伤,开过荒,也烧过炭。不论什么岗位,他总是冲锋在前。1944年,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到陕北安塞的山中执行烧炭任务。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副校长刘延生说:“烧炭的时候窑里温度很高,有的木炭出窑的时候还带着火星,人在旁边烤得非常难受,但每次出炭,张思德都是抢先钻到窑的最里边去捡木炭,用来包手的破布一不小心就着火了,非常辛苦而且危险。”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和战友正在挖一个新炭窑,准备多烧些木炭。快完工的时候,窑顶突然崩塌。生死关头,张思德用力推出了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压在了窑里。

  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毛泽东心情十分悲痛,他提出要为张思德开追悼会。1944年9月8日,在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发表演讲。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篇演讲,既是悼念革命战士的祭文,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宣言。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实践中也一直在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比如,调整征粮政策、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等,都是为减轻民众负担而实施的政策,让边区政府赢得了民众的真诚拥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说:“延安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中核心内容之一。共产党一成立就明确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但是这样一个理论的认知是在实践当中逐步明确起来的,理论的概括也是逐步提升的。从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到我们中共七大写入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提升起来,这应该说是在理论上的一种升华。”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里,有一把破旧的藤椅被当成宝贝一样珍藏着。因为肝疼,焦裕禄生前时常用钢笔、鸡毛掸子等顶住肝部止疼。时间久了,藤椅的右侧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但他却一直舍不得换新的。

  1962年冬天,焦裕禄刚刚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他格外心痛。上半年大旱,风沙打毁了20多万亩麦子;下半年内涝,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10万亩盐碱地的禾苗也碱死了。老百姓吃不饱饭,到处都是逃荒的灾民。

  临危受命来到兰考的焦裕禄没有半点犹豫,面对在兰考肆虐多年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他决心大干一场,彻底改变兰考的面貌。焦裕禄组建了“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当时,他已经有慢性肝病,别人劝他在家里听汇报,他却执意不肯。

  风里、雨里、沙窝里,靠着一双铁脚板和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和调查队跋涉上千公里,把县里大大小小的风口、沙丘、淤塞的河渠等摸得清清楚楚,挨个儿编了号、绘了图。在这份扎实调查的基础上,兰考县委作出了治理“三害”的规划,这也成为未来兰考巨变的起点。

  那时候,焦裕禄经常下乡考察,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河南兰考县朱庄社区居民魏善民还记得焦书记到他们村,带着大家一起种泡桐,翻淤压沙的情景。在他印象中,这个县委书记总是穿着打补丁的旧衣裳,但每次到村里,他总是会带些钱和粮票,贴补给困难群众。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却唯独没有他自己,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焦裕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1964年5月,因为肝癌晚期,医治无效,年仅42岁的焦裕禄永远离开了。

  过去50多年,魏善民和家人一直悉心照顾着一棵泡桐树,它是当年焦裕禄带领大家种树时亲手栽下的,人们给它起了个特殊的名字:“焦桐”。习近平曾在他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当年风沙肆虐的兰考,如今已是泡桐的林海。它们不仅挡住了风沙,改善了环境,还成为制作乐器的原材料,帮助兰考人民脱了贫。而焦裕禄精神也跨越时空,成为鼓舞一代又一代党员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

  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来自阿土列尔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悬崖村”的某色尔布一家去年刚刚搬到这里。最近,他正在附近的学校打工,收入增加了很多。

  这样的收入,若放在几年前,大概是某色尔布想都不敢想的。那个时候,他和家人住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偏僻山村,村民进出需要攀爬悬崖上这段800米长的藤梯,这里也因此被称为“悬崖村”。路,严重制约了悬崖村的发展,也成了当地的一道脱贫难题。

  2012年底,包括悬崖村的贫困户在内,中国仍有9899万贫困人口。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2016年,悬崖村所在的凉山州、昭觉县两级财政出资,将危险的藤梯改造成了坚固的钢梯。村里通了自来水,电力供应稳定了,还通上了宽带。

  2020年5月,悬崖村迎来了历史性时刻,作为四川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部分,悬崖村的84户贫困户搬进了昭觉县城边的新家。某色尔布的新家在沐恩邸社区,这里安置了6000多名来自各个村的贫困群众。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党支部书记石一阿西说:“通过技能培训,像烹饪、电工、焊工之类的,鼓励他们去外出务工。县城周边有五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跟产业园对接提供一些岗位,让社区里的居民去就业。针对社区里部分没有劳动力,不能外出务工的人,给他政策兜底,都享受了低保。”

  这天,某色尔布的妻子又回了趟悬崖村,照看家里的脐橙果园。这些树苗是2016年村里无偿发放给贫困户的,这两年的收成不错,某色尔布估计,今年果园的收入差不多还能有两万块。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

  不仅仅是悬崖村,党的十八大以来,8年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并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说:“脱贫攻坚精神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不负人民。这种为民的情怀,始终贯穿到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呢?就是因为他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当中,真心实意为群众去谋福利,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丰收的喜悦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接下来我们还要乡村振兴,还要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未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