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 人民至上葆本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镌刻在鲜红的党旗上,逐渐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一百多年来,党的工作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但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没有变。进入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完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历史性成就。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人民至上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有三个历史场景格外引人注意。2012年11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中外记者齐聚一堂。临近中午时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会场,面对中外记者,他郑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7年10月25日,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10月23日,又是在同样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三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在强调“人民”,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和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开创历史伟业。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约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筹建党的组织,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电视剧《觉醒年代》再现了这段历史,李大钊问:“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陈独秀看着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的难民,满含热泪地说:“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随后,两人同时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两位革命先锋的铮铮誓言,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1944年9月8日,张思德追悼大会在延安枣园沟口的操场上隆重举行,毛泽东亲临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一个普通战士之所以引起领袖的如此关注,是因为在张思德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焦裕禄、雷锋、孔繁森……一位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天大地大,人民最大,人民的利益最大。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的利益是根本的价值追求,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1982年4月初的一天,紧邻县城的永安公社三角村大队部院子走进了几个推着自行车的人。原来是刚刚就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下乡调研。全县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千斤的三角村,是他调研的首站。出了大队部,他和站在街头的群众拉起了家常,没想到群众提的头一件事竟是“粮食不够吃”。作为粮食高产县,农民却吃不饱,还要偷着到外县换红薯干儿吃。详细了解情况后,习近平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高征购导致群众吃不饱。这个问题不是三角村甚至也不是正定独有的,向上级反映征购过高,不少人怕有损“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形象,又担心上级领导不高兴,影响个人政治前途。习近平说,“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咱们这些领导对不起江东父老。”于是向上级建议减少一部分征购,上级调查后认为反映问题属实。当年,全县粮食征购任务减少了2800万斤。顶住压力减征购,需要超人的胆识,更需要坚定的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人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牢牢植根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辽沈战役中,有一场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战前,塔山一带的树木被国民党军砍伐一空。塔山村有个叫王树德的农民,国民党军向他逼要木料,把他打得死去活来。而正是这位农民,在我军为修筑工事着急时,带头将自己埋在地窖里盖房子的木材拿出来,全部扛到阵地。在他的带动下,老百姓将各家的门板、木材全部拿了出来。因为解放军与民众相互依靠,最终才守住了塔山,打赢了辽沈战役。王树德的孙子王贵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起此事,他好奇地问为什么愿意捐给解放军,“跟着共产党,我们穷人有饭吃!”朴实的话语,反映出人民对党的军队、对党的真挚感情。民众为什么支持共产党?正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我们党赖以存在发展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根基和大地。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称参加调查会的农民为“我的可敬爱的先生”,还说要“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1958年7月,周恩来在广东新会视察。一到新会,总理就嘱咐地方负责人:“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在礼堂作报告时,群众很热情却被拦在会场门外,总理笑问:“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1961年4月至5月,刘少奇在湖南宁乡、长沙等地蹲点调查44天。下去前,他就对中南局和湖南省委负责人说,要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既不扰民,又可以深入群众。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甘当群众小学生的人民立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尊重人民,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完善,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一面墙上挂着3块白底红字的铭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3块铭牌聚焦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这个联系点,一部部国家法律的草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飞入虹桥街道的寻常百姓家。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当时,一场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正在进行。习近平同参加征询会的中外居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情况后,他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此后,“全过程人民民主”进入了党代会报告、写入了党章。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和法律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植根人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奋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让老百姓脱贫,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花的精力最多”的事。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每年在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不知道来她家的是总书记,用苗语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并拉着她的手,亲切地称她为“大姐”。在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在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3年多时间,这个村全部脱贫。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8年间,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近1亿人成功脱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

  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坚持人民至上。而且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迈向共同富裕,一幅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画卷徐徐铺展。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十余年前,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多次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在此重要关头,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正是从那时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派出专项整治工作组进驻陕西,1194栋违建别墅被彻底整治并复绿。在祁连山,习近平总书记提醒“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汾河岸,叮嘱“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在洱海和当地干部一起“立此存照”,“希望水更干净清澈”……过去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共产党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回应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这一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汇聚起14亿人民的磅礴之力、非凡之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延伸阅读

  “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系列文章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1日 14:1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