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课件信息
  • 《根脉》伟大文明 兼收并蓄

    中华大地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各族人民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宗教、文化、艺术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对待各种新生和外来事物,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这种特性,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动力。

主要内容

  让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实现美美与共,这是中华文明历来就有的宽阔胸襟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款式、颜色、图案和材质都在不断变化,而这正是根据时代需要,吸纳了不同文化而产生的。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蒋玉秋:“比如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了北地胡人骑马射猎的传统,在服饰上变革为紧瘦窄小的服装。唐代的服饰,我想是吸纳外国的元素和各民族的服饰元素,形成了大唐非常有特色的服饰文化,比如说流行的圆领袍或者男子戴的幞头。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一部的‘更衣记’,每次服饰变革其实都是中原民族和外部民族的服饰文化交融,这些交融带来了更新技术的变革和形制上的变化。”

  在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古代服饰实践性研究室,蒋玉秋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件复原的西汉时期服饰。巧合的是,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着一件20世纪早期的藏族传统服饰,而它与2000年前马王堆汉墓里的女子袍服在形制上竟然非常相似。

  正是这样,不同民族、地域,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融,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丰富壮大,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