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6日在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奇帆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314”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认真落实国发3号文件,接续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4676亿元增加到11459亿元,年均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91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03.5亿元,翻了近两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4万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1亿元,年均增长18.8%。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多。各类市场主体由64.8万户发展到136.9万户。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0.3∶50.7∶39调整为8.2∶53.9∶37.9。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1100万吨,蔬菜、水果、畜牧、渔业等特色农业增量提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均成为千亿级产业,多业支撑格局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8%,国家支持设立的联合产权、农村土地等七大要素市场运行良好,累计交易额超过3600亿元。会展、购物和美食消费持续增长,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2万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38%,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7倍。

  ——城镇集群和功能初步形成。优化并实施城乡总体规划,以主城为龙头,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3个区县城和若干小城镇联动发展的城镇体系初步成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7%。建成“一枢纽五干线”铁路网和“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新建和改造国省干道6000公里,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基本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新增城市轨道通车里程120公里。水上货运量和港口吞吐能力均突破1亿吨,空港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200万人次。新增蓄引提水能力8.7亿立方米、电力装机447万千瓦,天然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推进,北部新区及金融、会展、空港等功能板块日渐成型,水土、鱼复、龙兴等园区基础建设和集群招商同步展开。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成为内陆重要口岸,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实现常态运行,重庆港转口货运量占比达到40%。进出口总额由2007年的74亿美元增加到5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由11亿美元增加到106亿美元。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与港澳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7户国有企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准入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所缓解,建立了微型企业扶持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占比由55.1%提高到62.3%。构建以市场配置为主体、政府保障为补充的住房供给体系,创新公租房建管方式,开展房产税改革试点,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积极探索农民工户籍、地票交易、“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建立“圈翼”对口帮扶机制,实施市属国有企业融资帮扶计划,“两翼”经济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三峡库区工作有效推进。历经十七年艰苦努力,百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圆满完成,成功保障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库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库区发展明显提速,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投产放量,经济年均增长16%。移民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库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7.5万人。启动了三峡后续工作首期实施规划,库区发展全面转入后续工作新阶段。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环保行动持续推进,一大批污染企业完成环保搬迁,主城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整治了17条次级河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覆盖所有区县城和近一半乡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6%,主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五年达到4%。城乡义务教育逐步趋向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学前教育取得进步。新增三甲医院7所,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率达到90%,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所有村镇和社区,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一批文化服务设施建成投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一体化大综治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感增强。安全保障型城市框架初步建立,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6%,达到22968元和7383元。年度城镇新增就业由20万人扩大到65.5万人。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五大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保障了13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成公租房1315万平方米,惠及58万群众。改造农村危旧房38.5万户,新建巴渝新居25.1万户。716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110万农村人口摆脱贫困。

  过去五年,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司法、审计、监察、统计、消防、民防、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青年、妇女儿童、科普、老龄、残疾人、气象、地震、地勘、参事、档案、修志、文史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2012年是重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特殊背景和复杂形势,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和各方协同配合下,努力消除薄熙来、王立军案件的严重影响,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市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经济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3.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事实证明,重庆无愧为一座英雄的城市,重庆人民有觉悟、有能力,顶得住各种风浪,经得起各种考验!

  一年来,我们围绕迎接和贯彻党的十八大,认真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部署,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正确处理好促发展、调结构和控通胀的关系,及时出台13条提振实体经济举措,落实专项资金50亿元,新增社会融通资金3593亿元。认真执行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市级财税扶持措施,为企业减税让利172亿元。兑现汽车惠农、家电惠民政策和节能产品补贴共15.6亿元,激活了大宗消费。加强电力电煤调度、成品油常态储备和天然气供应,较好保障了工商企业生产经营。

  (二)着力推动工业集群构建和持续增长。启动“6+1”支柱产业三年振兴规划,扎实推进十大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成功构建“5+6+700”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配套、物流配送和用工保障,各类智能终端产量突破6000万台(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17%。长安福特二工厂等项目投产,一批新车型面市,汽车工业止滑回升。完成重钢环保搬迁,实施千万千瓦电源、天然气“县县通”等项目,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

  (三)着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以九大基础设施和主城十大商务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城市拓展和功能开发。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成为新地标,化龙桥、中央公园和悦来片区形象初显,其他片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统筹解决区县用地、能源、融资等问题,推进区县中心城区与工业园区联动开发,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建成投用。小城镇建设提速。健全农民工转户机制,累计转户359万人。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进公积金贷款支持自住型住房消费,商品房销量和房价保持稳定。

  (四)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制定实施11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促进产业带建设和农产品流通加工,有效保障了城乡供给和农民增收。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建成区县农产品批发市场28个,社区标准化菜市场、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和农商通信息机基本实现全覆盖。村镇银行、涉农担保、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不断拓展,“三权”抵押融资累计达到310.7亿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分别达到1.6万个和1230个。

  (五)着力推进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协调发展。引央企、活民营、稳外商,谋划和实施了一批装备、能源、化工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与中央企业共同实施能源、交通等72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0亿元。出台民营经济发展意见及配套文件,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万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3万户。成功引进京东方液晶面板、通用航空、上海通用五菱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调整外贸结构,笔记本电脑出口增长1.4倍,通机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66.1%,带动进出口总额增长82.2%。

  (六)着力保障民生和维护稳定。新增财政资金63亿元,提高了企业退休职工和农转非人员养老金、医保补助、各类社会救助和村卫生室补助。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增投5亿元,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补助,全免中职教育学费。积极争取中央民生专项新增补助,化解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的遗留问题和特殊困难,启动项目563个,到位资金62.3亿元。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成功破获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等大案要案。通过大量工作,维护了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我们也清醒看到,重庆仍处在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经济结构优化仍有较大差距,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本地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工业发展不快,产业集中度和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市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动力活力有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很大,城镇集群发育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量大面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矛盾依然较多,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任重道远,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脱离群众、贪污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与全市各族人民一道,走过了不平坦的历程。五年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中央精神与重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有新突破;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加快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靠改革增活力,靠开放促发展,靠创新解难题,促进内部活力与外源动力竞相迸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惠民富民中推动发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做到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办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奋进的结果,是全市3300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渝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重庆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5日 16:34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徐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