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探析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左家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摘要:如何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新途径,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文章结合实际,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载体以及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从而使学生党员的质量和素质得以提高,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以增强。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创新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和先进分子,其数量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学校育人环境的好坏和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我们在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和要求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近几年来,我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通过不断创新,逐渐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较好地增强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大学生党员入党前都参加过马列主义理论小组与业余党校的学习,但是他们所具备的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是有限的,加上他们都还年轻,入党时间短,接受党的教育的时间短,组织上虽然入了党,但对从思想上入党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对新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较肤浅。因此,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我们通过建立校、院(系)、班三级理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党员组织对马列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讨论,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主动邀请长期从事党务研究或实践经验丰富的的领导、教授上党课,开座谈会,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党员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了他们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党校这块阵地,举办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培训班,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对党的基础知识、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有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党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时,既可以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邀请知名的教授和出国留学归来的青年教师党员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还可以组织观看针对性强,有教育意义的党课电教片或举办理论学习心得交流会等等,使理论学习具体实在、灵活多样,从而使学生党员在学习中加深对党的理论与政策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

二、创新教育内容,突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通过实践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成为适应能力强的创业型人才。为此,我们立足实际,狠抓落实,突出做到三个结合:首先是与专业相结合。社会实践教育要体现专业特色。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实际,组织了支教扫盲,业务培训,送法下乡,科技扶贫等实践服务队,足迹踏遍江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谱写了新的篇章。其次是与时代相结合。先后组织了学生党员实践服务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村长助理服务团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还组建了“公民道德”实践服务团,利用自身优势,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再次是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利用假期、双休日,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等,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宗旨的实践体验。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14:5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