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思考

贵州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秦昌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03年4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黔东南试点实施以来,一股致富的山外春风席卷苗乡侗寨每一个角落,吹开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一片新天地。通过远程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鲜活力。

黔东南州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总人口446.91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全州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分信息站、接收站、播放点三类站点,分布在全州3268个行政村,共有远程教育站点3797个,能正常运转的2073个,建有C级站点16个、信息站799个、接收站1828个、播放点691个。黔东南州、县、乡三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6273名,其中专职管理员467人,站点操作管理员5179人,县级维修技术员33人,乡维修人员275人,州级教学课件开发人员6人,县级教学课件开发人员34人,其他教学课件开发人员279人。各县(市)、开发区远程办都配有3至6名管理员,各乡镇、街道都配有1至2名专职管理员。信息站配有2名以上专(兼)职操作管理员,接收站、播放点有1至2名操作管理员,主要负责站点日常管理、教学组织和业务指导等,以组织好教学培训和提供便民服务为重点,确保站点正常运转。每个县(市)都有2名以上县级维修技术人员,主要由教育部门的人员组成,以县级维修站为基础,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技术骨干为网络的设备维修队伍,形成“一般故障站点负责,软件故障乡镇负责,硬件故障县里负责”的维修格局,确保远程教育网络特别是终端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转。课件开发人员由各级远程教育部门、黔东南州电影公司译制中心和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译制。近10年来,全州远教工作紧紧围绕中心,紧扣少数民族聚居的实际,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总体目标,对“建、管、学、用”各个环节精心组织,着力将遍布在全州的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形成了教学课件开发、教学资源片库和教学辅导“三位一体”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努力探索符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具有黔东南特色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之路。

一、主要的做法和措施

1、强化各级组织领导

近十年来,我州始终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列入各级党组织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健全由组织、宣传、党校、教育、农业、扶贫、职校等涉农单位部门组成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市组织部长为远程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州、县、乡、村层层抓落实的远程教育党员培训工作体系。二是加大教育培训投入。近年来,州财政共投入近千万元资金,确保远程教育阵地建设、站点运行和教育培训等正常有序推进。三是积极整合资源。联合农业、扶贫、党校、职校、教育、妇联等涉农单位部门,以县、乡集中办班或入村培训等方式,深入开展站点管理员、村干部、妇女、“一户一技能”以及“党员创业带富”培训班等教育培训。各乡镇村居党组织把远程教育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积极与“一户一技能”、“一村一品”等农村工作相结合,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应有效益,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技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2、整合地区优势资源

“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苗族、侗族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基地”在我州挂牌成立以来,州远程教育中心认真按照省要求,积极整合资源,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省级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开发译制基地作用,大力开发和译制适用少数民族语言课件。结合州情实际,充分发挥乡土能人的资源优势,组建课件开发队伍。一是组建技术指导队伍。整合州教育局、州广播电视台、州农委等涉农部门技术力量组成远程教育乡土课件开发指导队伍,为课件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组建双语翻译队伍。利用州电影公司译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及各县市少数民族经验丰富的资深说唱歌手纳入少数民族语言“土”专家库进行管理,为双语课件制作提供人才保障。克服设备简陋、经费紧张等困难组织民语课件的开发与译制工作。

3、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地方特色少数民族语言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力度,努力构建教学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的州、县两级教学资源库。一是深入实施“百部优秀课件进农家”,州、县两级每年开展2次以上课件资源需求调查,制定统一课件制作方案,通过自主、联合、委托等形式,积极创新民族地区乡土课件开发译制模式。二是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依托黔东南州远程教育网、“万村千乡”网等,根据党内学习教育需求,开辟专栏和子栏,及时上传少数民族语言课件,建立健全涵盖政策宣传、党的建设、实用技术、文化旅游、名剧展播等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为各类学习活动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三是为县级和乡镇配备光盘拷贝刻录机,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州级利用中心自建终端接收系统及时下载储存全国专用频道各类课件2870个。建立州级资源库教学课件目录,对全州自主开发制作的567个课件按照素材、成品、制作年份等进行分类储存。整理各类教学课件462个并加载到网络存储平台,供基层站点查找和下载。目前,州、县、乡、村四级资源片库共储存各类课件光碟42.59万张。在参加电视专题片拍摄、展播、评奖活动中,获得1个全国三等奖,2个省级三等奖,1个省级优秀奖。今年组织拍摄了《党建花开结硕果小康新村扑面来》、《爱在山水天地间——记乡村医生李春艳动人事迹》等党建工作纪实片和优秀党员事迹专题片。

4、自主开发民语课件

结合全州各阶段工作实际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州远程教育中心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的学习需求,大力开发制作少数民族语言课件。联合州县广播电视台摄制黔东南少数民族语言课件,将州广播电视台、州电影公司译制中心作为少数民族语言课件编辑制作基地,协助课件的拍摄指导和后期制作工作。一是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将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些工作出色,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等先进典型开发制作成苗语课件。开发制作了如《翁你河畔的明珠—梅影》典型经验电视专题片,将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制作成8首《苗歌歌唱科学发展观》课件传唱,刻录分发到参学单位进行学习,丰富了学习实践活动形式。二是围绕州委、州政府主战略,制作开发农村适用技术的苗语课件,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译制了《种桑养蚕技术》、《沼气池建造》、《卷叶螟病虫害防治》以及《稻田养鱼》、《潘光元土法养猪法》、《苗家酸汤鱼制作》和《甘蔗种植管理技术》等农村适用技术苗语课件;三是围绕州委、州政府“旅游活县”的战略,积极与文化、旅游部门做好工作对接,深度挖掘黔东南历史、民族文化内涵,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开发制作旅游文化类乡土课件,将刺绣、银饰加工、芦笙制作及苗族飞歌等打造为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开发了《老外在苗家的婚礼》、《芦笙制作》、《银饰加工》、《苗族刺绣》等民族文化类少数民族语言课件,对推动黔东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广泛开展双语教学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大多村寨平时都是使用本地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交流,为拓展培训思路,丰富学习内容,立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需求,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并在实际培训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和探索,大大提高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一是终端站点操作员使用“双语”进行辅导,使培训对象能听懂。为了搞好双语教学,通过聘请2名“双语”教师,把那些有知识、讲政治、懂技术、会管理,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种养殖能手作为首选,并颁发聘任证书,建立档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他们以“双语”教师的身份走进了远程教育课堂,在双语教学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通俗易懂的解说,不但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更容易学得会,而且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地深入开展,走出一条典型带动、延边辐射的远程教育发展之路。二是组建“远程教育服务队”,提升远程教育培训实效。全州各级远程办多方协调、积极利用学校、农业、科技等部门雄厚的“双语”人力资源,将之吸收进“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队”之中,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自身优势,定期组织他们到各基层站点进行所学习光碟的现场翻译、提供实用技术指导、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等,让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克服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看不懂、不愿看的难题。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1、民语课件遍地开花

凯里市、丹寨县、麻江县、黄平县、施秉县、雷山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台江县、剑河县、开发区结合本地民族语言特点,积极探索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开发译制深受群众欢迎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共刻录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4200多个,2006年以来,我州共承担了苗侗语译制任务120小时,州远程办自主开发了119个苗侗语教学课件;译制了《鸭司令》、《魔芋防病技术》、《再约河畔一面旗》、《七彩山鸡养殖》、《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常见鸡病解剖诊断》、《科学饲养肉狗技术》、《建立防疫肥育猪管理》等符合本地种养特长、适用面广的苗语侗语课件326个,刻录48650碟,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举办双语教学培训180余期,接受技能培训的群众近4000人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15:0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