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遇见榜样① 宋书声:无声的选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侧记1:“不要突出我”

  《榜样》节目录制前,网上查询宋书声老先生的资料,只看到寥寥无几的简单介绍。

  7月23日,节目嘉宾签到处,第一次见到老先生。九旬高龄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不停催着陪伴前来的家人赶紧回去。

  节目录制期间,工作人员准备多照顾一下年事已高的他时,也是被各种“嫌弃”。

  吃饭时,问需不需要帮忙准备餐具之类,老人家回复,“我可以的”。

  吃完饭,问要不要送老人家去休息,老人家很绅士地欠欠身,“谢谢,我自己可以的”。

  儿子在家担心父亲,要来看望,被老先生一再回绝,“他来做什么,不用来。”

  持续好几个小时的现场等待,他安静地端坐观众席,问累不累,也总是“还好”“还可以”。

  现场排练,90高龄的他一次次从台下慢慢走上舞台,一遍遍调整、补录,我们看得心酸不已,他也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或丝毫不情愿。

图为宋书声在节目录制现场

图为宋书声在节目录制现场

  “还好”“还可以”“不用送”“我自己来”,如同他的口头禅,贯穿了整个节目录制过程始终,除了把节目录制当做党交给的任务,认真了解工作要求以外,他常常安静地让人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在他心里,作为共产党员,是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的。

  即使在平时,聊天过程中,他也很少提及自己,针对记者关于他的采访,他也总是说,“大家应该关注的是编译局这个集体,不要突出我。”

  “之前中宣部的《朗读者》,现在中组部的《榜样》节目,之所以选中我,是编译局真的为编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我做过编译局局长,正好见证了这些事儿。”

  他说,“编译马恩列斯著作是很严谨很专业的工作,每一部著作都需要很多人翻译很多次校对,无法靠一个人完成,编译每一本书都是编译局整个群体做的工作,所有贡献都是整个编译局集体做出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是一个人做出的。”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8日 17:4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