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贯彻十八大精神基层行⑤:辽宁朝阳:从“大田”到“大棚”的转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贯彻十八大精神基层行系列: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在辽宁朝阳马杖子村农民马成功家的温室大棚里采访。刘勇摄

  12月1日上午9时,气温零下16摄氏度。在辽宁朝阳凌源市范杖子村万亩蔬菜大棚现场,棚外寒风刺骨,白雪皑皑;棚内温暖如春,碧绿如洗。村民侯建文正在棚里侍弄蔬菜,一米多高的黄瓜秧爬到人的肩膀头,连珠成串的小黄瓜顶花带刺,煞是喜人。

  “老乡,今年大棚的收成怎么样?”记者从沈阳驱车400余公里,来到这里,参加朝阳市举行的设施农业现场会,随着农业专家们走进了大棚。

  侯建文回答:“挺好的,除了这个80米的棚,我还有一个60米的棚,两个加起来,一年收入10多万元吧。”

  “和建大棚之前比,收入反差大不大?”记者问。侯建文笑了,“建棚前,我们全家种3亩玉米,除了自己留着的,几乎没啥结余。”

  随行的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告诉记者:辽宁省近千万亩设施农业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东北人一到冬天只有“土豆白菜大萝卜”的饮食结构,也解决了广大农村人口致富无门的问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致富项目。

  “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朝阳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尽管历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从未停止过艰苦奋斗,并确保了各项事业能有长足发展,然而朝阳人仍然未能摆脱“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怪圈。不及时调整思路,老百姓就没有出路,甚至没有活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对于发展传统农业来说,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是劣势,可是对于发展蔬菜保护地、食用菌、鲜切花、干鲜果来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性好、工业污染少等却正是优势。种植蔬菜不易有病虫害,种植瓜果特别甜,而且质优耐贮。尤其重要的是,蔬菜、花、果在保护设施内生产,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亩地用水仅相当于大田用水的1/4,这种节水农业对“十年九旱”的朝阳地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所谓科学发展就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科学的回答。朝阳的决策者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作出了科学的抉择:水路不通走旱路,发展节水型的设施农业。从“大田”到“大棚”,一字之差,反映了朝阳决策者对农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李天来,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赴日留学,三年后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埋头钻研蔬菜栽培技术,他主持的“日光温室主要果菜节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告诉记者:以前北方的蔬菜大棚,需要生火取暖,不仅棚温难以控制,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农民种菜效益低,兴趣不大。经过科学规划后的日光温室,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取光、保温和蓄热提高棚内温度,既节能又节水。

  在宋杖子镇马杖子村农民马成功的日光温室大棚内,马成功和妻子侯国华正在打花,80延长米的百合花郁郁葱葱。马成功告诉记者,他们家有3个这样的花棚,每年的收入都在20多万元。过去种玉米,年年怕旱年年旱,现在,大棚里一年四季如春,旱涝保收。

  “朝阳设施农业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91年以前的自然发展阶段,规模较小,生产水平较低;二是1992年至2000年的规模迅速扩张阶段,从1.2万亩增加到28万亩;三是2001年到现在进入突飞猛进发展阶段。特别是201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投入10亿元资金,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攻坚工程,把朝阳设施农业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朝阳市市长王明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185万亩,实现了“农民户均一栋棚”的目标。2011年实现总产量410万吨,总产值106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有3000元。(记者 毕玉才 李向军 刘 勇)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04:5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