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奔向小康 拥抱幸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小康社会目标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云南底子薄、基础弱,但是也必须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把这个目标、这个梦想转化为云南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物故事·幸福

  2013年全省“两会”即将召开,记者倾听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们讲述各自对云南建设小康社会的见解……

  基层干部柳发龙:

  用心观察 幸福在身边

  农村的变化,马龙县委宣传部干事柳发龙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和农民打交道多,又有新闻宣传需要,他用眼用心观察,用笔见证,感触十分深刻。

  “如果马龙农村没有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跨越发展。”柳发龙开玩笑说。

  2009年,马龙启动中低产田地改造,实施烟水配套、骨干水源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成为了现实,农民耕种了几辈子的低产田变成了高稳产田。

  土地资源的改善,掀起了土地流转的热潮,激发了农民经营组织创新的热情。柳发龙说:“从土地效益提高到带动农业经营效益提高,我这才一步步看懂什么是农业产业化。”

  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许多乡村成为柳发龙关注的重点对象。出现在柳发龙笔下和摄影镜框里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

  有从事蔬菜、肉牛羊、药材生产加工的知名企业,有从事大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有越来越漂亮的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有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热闹的场景,还有许多变化看得到却说不出,让他觉得参与其中,趣味盎然。

  说到追求小康梦,柳发龙想象不出到时会是什么样子,不过他告诉记者说:“做个有心的观察者、善于记录的见证者,是种幸运。”

  社区居民曹应文:

  追求幸福 小康不是梦

  文山市去年有1200多名农民实现了“农转城”。开化镇永通社区大龙潭村村民曹应文就是其中一员。

  出来打工10多年的曹应文从没有想过回农村老家,但也不知道怎么在城里留下来。

  不久前,他的纠结终于消失了。曹应文已经将户籍从农村转到了城市:“以前孩子上学离得远,非常不方便。转户后通过社区协调,两个孩子都转到了文山市第三小学,不仅方便接送,教学质量也有了保障。”

  曹应文转户后,子女能够上城里的学校了,个人的医疗、社保的档次提高了,同时还可以享受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下一步,曹应文打算在城里申请一套廉租房。

  农转城改变了曹应文的生活,他说:“省委、省政府把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可是做了大好事了。许多人转了户,而且得到了‘两床被子’‘十件衣服’的保障,让我们转户农民可以后顾无忧了。”

  在他眼里,“小康不是梦,是追求幸福的权利”。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8日 17:42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