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聚焦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亮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900亿斤粮食是了不起的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02.3亿斤,历史上首次跨越900亿斤大关。2003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先后跨上了700亿斤、800亿斤、900亿斤三个大台阶。

  粮食总产迈上900亿斤台阶,实现“十连增”,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山东、在全国,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因此局外人似乎很难掂出其中的分量。

  省农业厅副厅长刘芳原,多年分管种植业生产,是个地地道道的“局内人”。他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山东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有1亿多,光口粮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么大的需求量,要靠从省外调拨、国外进口,很不现实,必须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同时,山东又是畜牧业大省、食品产业大省,这都需要充足的粮食保障。

  刘芳原说,应该放眼全国、全球来看粮食问题,因为粮食不是普通商品,它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小麦、玉米、大豆进口激增,中国粮食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正在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转变为粮食进口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山东能够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实现粮食‘十连增’,这对国家来说,是个了不起的重大贡献!”

  同时,还要看到更深的一层:90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体现的不只是粮食生产能力,而是山东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素质。刘芳原说,它起码可以表明这样几个问题:耕地保护得好,农田水利建设得好,农技推广搞得好。“我们一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绝不忽视对耕地的保护,坚决守住8000万亩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在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上,舍得投入,加大投入,有效灌溉面积持续扩大,耕地质量大有提高。去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接近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我们正在加快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的生产能力会进一步提升,整个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刘芳原说,粮食“十连增”,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从政策上看,2004年以来,省委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近几年,省里相继制定三个文件,出台18条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对种粮农户,政府不断提高补贴标准;对产粮大市、大县和种粮售粮大户,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奖励。这些“政策红利”促成了粮食“十连增”。

  居民收入靠什么跑赢了GDP

  省统计局的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46元,分别增长13%和13.2%,又一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的目标。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于2010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2011年增速快了5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我们多年追求的目标。省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年我省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建立起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收入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增长的新格局。这里包括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普遍推广,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中央和省委连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使支农惠农政策的“含金量”一年比一年高。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再扩大到奶牛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形成了功能互补、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补贴制度。比如,小麦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补贴,每亩由最初的15元,逐步增加到2011年的98元,2012年又提高到每亩120元,全省去年向粮农兑付补贴资金79亿元。包括以上各类补贴在内,五年全省财政累计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高达7689亿元,年均增长26.6%。这些补贴和投入,有的直接揣进了农民的腰包,有的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从农民收入的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五年来,以上三个方面的收入增长幅度每年都在20%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快速推动的县域经济、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联动发展,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非农收入,已成为我省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一大亮点。

  诸城市委农工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全市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到乡镇和农村社区发展,带动15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劳务输出大县苍山,随着物流、服装、皮革、玩具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发展,两三万外出农民返乡就业。郯城县李庄镇盛产杞柳,他们做大柳编产业,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以前到青岛、江苏等外地打工的农民纷纷返回本地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多元,还不耽误自家的农活。

  节能减排换来碧水蓝天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鱼翔浅底”……这些美丽的词汇,在时隔多年之后,又频繁出现在对我省生态环境的描述之中。
  早在2010年底,国家环保部就宣布:山东重点控制的59条河流污染明显下降,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达标率为100%。2010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

  碧水蓝天来之不易。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作为传统产业、重化工业偏重的山东,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这谈何容易!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就把节能减排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什么叫‘约束性指标’?借用省长的话说,就是完不成任务摘乌纱帽的指标。各级政府都把自己的政绩与节能减排拴在一起,市长、县长、乡镇长都是提着自己的乌纱帽去搞环保,力度能不大吗?”

  除了不折不扣严格落实责任制,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创造了流域治理新模式:“治、用、保”综合施治。“治”就是污染治理,制定比其他省都严格得多的山东地方标准,取消造纸等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用”就是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在全省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保”就是生态保护,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大规模退耕还湿。

  我省着眼长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建设“生态山东”。2012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强力推进。一年来,“生态山东”建设捷报频传:

  全省水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态势,省控59条重点河流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5毫克/升和1.8毫克/升,比上年分别下降8%和21%。小清河流域水质改善幅度最大,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和26%,劣五类断面由去年同期的15个减少到8个。

  全省空气质量稳定改善,2012年1至10月份,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3%、8.7%、13%,济南城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天。青岛率先实行淘汰补助政策,共淘汰黄标车3万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2年底,我省再出新举措:12月20日起,全省17市、144个监测点位,实时向社会发布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张波说:“比起国家规定的‘三步走’方案,山东提前了三年。新标准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此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恐怕将大幅减少。像山东这样一步到位,全部向社会发布,需要很大的勇气!”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11:21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