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创新思路 与时俱进 全面激发农村党员正能量

湖南双峰县经开新区 彭小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当今经济大发展,社会大繁荣的同时,也渐渐显露出诸如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消极腐败等社会问题,随之在我们广大农村党员队伍中也出现了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等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农村党员长期处于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特别是作为地处双峰县城乡结合部的经开新区,既是双峰县项目建设的主要战场,也是征地拆迁的前沿阵地,党员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成果。因而,在新时期如何加强我区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党员的正能量,是我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关系到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一、我区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和特点

经开新区在管理好7村1居的农村和社会事务外,主要任务为服务经济园区项目建设。全区共12个党支部,240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0名,占党员总数的8%,35岁以下的10人,约占4%,36--45岁党员49人,占党员总数的20%;  46--54岁党员55人,占党员总数的23%;55-60岁党员29人,占党员总数的12%,60岁以上党员97人,占党员总数的40%。在党员的文化层次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44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0%,65岁以上党员中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以上数据显示我区的农村党员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一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55岁以上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一半,因为年龄老化问题,农村党员很难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在发挥作用上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甚至连参加党组织的基本活动都感到很吃力。

二是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由于文化水平低,必然会引起党员在接受新的事物方面迟缓,在领会上级精神、吃透党的政策上把握不准,在掌握农村适用技术方面消化不了,特别是在适应当今社会形势上,明显跟不上。

三是女性党员所占比重偏低。在农民工大量转移的时代,女性支撑家庭的重担显得格外突出,尤其是农村的许多社会管理、经济发展需要广大的女性参与,在执行上级决策的过程中,女性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但在农村中女性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还是被人们淡化,因此在党员队伍中,男女比例也应相应协调。

四是党性信念淡化,思想观念僵化,党员作用弱化。在市场经济物质化的诱惑下,许多党员会丢掉党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定正确的立场,“风吹两面倒”,和党组织不能保持高度一致。有的党员素质极低,不如一般的普通群众,好事不做,背后去搞反面的活动,更有甚者,成为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等“三强”行为的组织者、策划者,与党组织演“对台戏”。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模糊,不知道哪些是自己该去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去做的,长期以来,逐渐淡化了履职履责的意识。对农村和社会事务、园区的经济发展不热心、不关注,参与的激情不够,在抵制社会习风陋俗、歪风邪气上,不敢去伸张正义,避而远之,正能量的作用发挥非常有限。

五是农村党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尤为突出的是年轻党员流动性教大,党员队伍的不稳定,造成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加大,党员的骨干力量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下降,党内开展活动缺乏常规性,青年党员提高素质进步较慢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明显。

二、问题与成因

1、党员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滋生了党员追求物质第一的观念比较明显,党员的价值观、世界观也相应发生了偏离,许多人不再认为“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加入党组织也不再是农村青壮年的崇高追求。特别是在“有钱老大,金钱万能”的思想影响下,部分党员干部铤而走险,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利的工具,党员的腐败行为、不作为以及乱作为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恶劣,使得许多人的政治信仰动摇,“入党无用,入党吃亏”的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对党的观念比较淡漠,对党组织的感情不深,主动要求入党的热情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况,导致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

2、教育模式老化。多年来,由于条件的限制,对于大多数农村老党员来说,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仅限于一年一度的党员冬季集中培训活动。且教育模式传统,基本上采取集中讲授党课的模式,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成效甚微。而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了党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党员的思维、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需求随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迅速显现。同时,由于忽视了教育对象需求的差异性,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在教育要求上过于强调一致性,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且在党员教育内容上单一、空洞,不能贴近党员思想实际,无法解决深层次上的观念问题。

3、党组织凝聚力弱化。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脆弱,村支部班子带领农村发展的速度缓慢,加之有的党员干部小农意识比较突出,把金钱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事当前,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不顾群众,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无视群众的安危冷暖,引起群众的不满,更有甚者,少数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搞权钱交易,违法乱纪,在工程的发包、征地款的分配及一些民生资金的发放上搞小动作,和群众争利益,在群众中产生了消极情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少数村党支部换届前满怀豪情,雄心壮志,可届满时仍然是江山不变,面貌依旧。加之长期以来放松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党员无所事事,影响力差,在社会上的优越性、荣誉感凸显不明显,影响了党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

4、社会风气大众化。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束缚了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一些党组织不能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把一批优秀能干的农村女性拒绝于党组织大门之外。而一些在职党员为了工作,有时想努力尽好职履好责,可由于社会舆论压力,农村风言冷语迫使他们有所顾虑,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履职能力会大打折扣。

5.经济结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很多青壮党员出外打工,热衷于抓个人的经济收入。而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和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导致思想观念物化。一是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规则、求利观念难免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异化、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党员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我要求,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能力退化,抵御腐蚀能力弱化,对金钱、物质、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便心理失衡,抱怨组织、抱怨领导。二是极个别党组织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员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致使有的党员生活困难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无法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逐渐产生了离心情绪。党员队伍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大。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15:4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