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员干部推动实现中国梦必须勇于担当三大责任

湖北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邓希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使命,是人民期盼我们党的每个成员必须答好的一张神圣试卷。我们每个党员都要高度自觉、勇于担当、脚踏实地、正确有效地为之奋斗。针对现阶段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仍存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深入思考,清醒认识,转变观念,勇于担当起坚定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

一、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勇于担当起坚定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重要成果,十八大又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中,全面、正确、深入、系统地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清醒、自觉、坚定、彻底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不够清醒、不够自觉、不够坚定、不够彻底的问题。

首先是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自觉纠正并带头抵制关于发展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要带头克服片面地把抓发展当成抓经济,从而轻视甚至忽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工作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一手硬一手软;要带头克服把经济发展单纯地理解为经济总量的增加、GDP的增长,从而一味追求新上项目、增加投资、扩大规模。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和管理追求内生性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要带头克服不注重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坚决不搞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防止发展规划随意频繁调整, 防止重大项目大拆大建、边拆边建甚至于刚建便拆,深刻认识短命规划、短命建筑和短命工程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巨大浪费和严重犯罪行为,建立各类经济文化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固定建筑物最低使用寿命强制性规定和质量效益终身责任制;要带头克服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弊端,防止把矿山、土地等资源一卖了之,甚至于将城市公益性供水供电设施卖给民企、将桥梁街道卖给私人收费经营,但凡有一点资源都急不可耐地进行开发变卖、转化成产值和财富。要牢固树立资源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意识、资源储备意识和公共资源无偿服务民众意识。以上种种关于发展的模糊认识完全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普遍存在并根深蒂固, 加速了资源的浪费和枯竭、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真正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坚决纠正对发展的一系列模糊认识,从“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的呼声中进行深刻反省,切实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民生、求助弱势上来,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

其次是要科学恰当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纠正政府职能错位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府的职能应集中在国防建设,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路等重大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实施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本着这样的职能定位,招商引资严格来说是市场的事、是各类市场主体即企业的事,应该完全由企业自主进行,政府只应该扮演“筑巢引凤”的角色,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不能代替企业去找项目、谈项目、进行投资合作。要坚定有序地淡出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活动,改变把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甚至党委的头等大事和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大员上阵、下达指标、层层考核的做法,转换政府和企业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的角色,防止在招商引资中以政府掌管和支配的公共资源为代价,或赠送土地,或减免税收,或大包大揽一切行政审批手续,或采取行政手段指挥银行贷款、供水供电,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破坏一方环境、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一路“绿灯”的做法,坚决避免一系列法制、程序和规则被人为破坏,坚决避免经济发展的无序和产能的过剩,坚决避免政府和银行、供水供电行业被一些企业主“绑架”,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对中国宏观经济秩序最大的破坏。

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要“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党员干部要勇于改变干预、插手、甚至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的做法,履行好三个方面的本职,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依规、高质高效服务市场主体,营造保障和促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再次是要不断强化胸怀全局服务大局的意识,努力克服“条条块块”、强调局部的思想。党员干部必须强调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形成从全党全国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式。要切实维护国家政策和法制的统一性。谋划思路、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首先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各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政策措施的协调性、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协调性、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协调性,坚决防止政出多门、条条块块、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和地区之间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政策打驾”、“依法打架”的问题。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把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利益的行为统一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去。尤其要自觉克服、带头抵制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政策化的问题,防止并非基于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在政策法规的制定、重大项目的布局、财政资金的分配等方面出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无序竞争,这些虽然是打着“争公权”、“争公利”的旗号,实则为的还是少数人的私权、私利,是全局观念不强的表现。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路线的具体要求,是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发展问题认识片面、思想模糊、无所适从问题的最直接最简明的答案。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就要坚决纠正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力戒喜好假大空、追求短频快、不切实际、急功近利、与民争利的思想和做法,就要紧紧围绕强国富民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实事、求实效。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11: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