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高校社科协同创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张保生

  推进司法文明协同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张保生

  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部署。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进入新世纪之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司法文明领域的协同创新,首先是明确任务,其次是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着五大任务:探索科学的司法理论、建构先进的司法制度、促进公正的司法运作、造就卓越的司法精英、培育理性的司法文化。

  在资源整合方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学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整合了3个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7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中心的136位研究人员中,三所协同高校专职人员111人,国内其他协同单位兼职人员14人,外国专家11人。中心资源汇聚了包括办公用房、仪器设备、图书期刊等大批研究资源,并将与德方合作在马普所建立“中国法律研究中心”,在洛桑大学建立一个“中国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在马里兰州法医局建立“中美科学证据和专家证人制度联合研究中心”。

  司法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传统的个体、分散、封闭的书斋式研究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司法机关的壁垒,开展跨高校、跨学科、跨部门、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我们的改革措施包括:以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研究生培养为纽带,组建跨高校、跨部门的司法文明人才队伍。以本科生司法文明相关课程为纽带,组建司法文明国际人才队伍,开发司法文明全英文系列课程。在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以中心主任联席会议为执行机构,以轮值主任为年度执行责任人并组成联合秘书处。学校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体制改革“特区”,在科研计划、科研考核、科研奖励和科研评价乃至薪酬分配等方面制定了配套性的改革措施;在中心人员编制、建设经费投入、经费使用自主权、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都给予了特殊的政策。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04:4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