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第七场)

  报告人: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求是杂志社原社长 李捷

7月17日,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李捷在第七场报告会上作宣讲报告。

7月17日,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李捷在第七场报告会上作宣讲报告。

  报告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长时期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我们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这也是我们现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三个紧密结合”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首先,这篇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百年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认识高度,使用新的表达,作出新的历史概括,让这篇讲话成为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和历史启示的集大成之作。不结合党的百年历程,则无法深入领会这篇讲话的精神。第二,紧密结合党的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创新的集大成者。所以,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有助于深入领会这篇讲话的精神。第三,紧密结合党的基本方略。基本方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时,要把“十四个坚持”和“九个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认真地对比、学习、研读,才能真正悟到里面的关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实现了对全国人民承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的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了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问题,即能不能全覆盖到所有领域、能不能全覆盖到所有人口、能不能全覆盖到所有区域,成为关系成败的全局性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扭住了两个关键性的“牛鼻子”: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狠抓精准脱贫攻坚战。

  从庄严宣告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到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贯穿其中的历史逻辑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实践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早已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融合在一起,谁也休想将其割裂开来。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这三个“深刻改变”,很值得我们认真领悟。这一段论述,告诉了我们以下四个道理: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其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个思想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这既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结果,也是五四运动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更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懈求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在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懈斗争中,促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求索,不断抗争,不断奋斗。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些努力并没有白白付出,他们不断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其深厚的阶级基础。中国革命的前赴后继证明了一条真理,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近代以来社会矛盾不断运动变化,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求索的必然结果。

  第四,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深刻改变”上。这三个“深刻改变”,使中国人民由精神上的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

  三、“一个主题”和“四个时期”全面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

  “一个主题”和“四个时期”,这是整篇讲话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和精华所在。首先是“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第一次精辟概括了我们党一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经过实践产生的。这个主题是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产生的,它既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产生的,也是从内忧外患的不懈反抗求索中产生的。

  第一,这个主题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从未中断过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在很多时候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这个主题源自1840年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第三,实现这个主题,源自无数仁人志士的英勇抗争与不懈追求。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尽管这些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表明了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就是期待着一个新的阶级力量、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期待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在黑暗中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我们理解了这个主题后,还要把“一个主题”和四个历史时期结合起来,整体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构都包含了四个重要内容:第一,这一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第二,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第三,这一历史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第四,这一时期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昭示,即历史结论。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最后还提到了百年历程的历史地位。其中有两个重要论断,一是这一百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二是这一百年创造了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即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可以看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意义,对人类文明发展也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时,需要关注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是“一百年前”。这告诉我们,建党精神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优势,即在矗立起一座座历史丰碑的同时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以弱胜强,从小到大,成为世界上最大政党的精神之源。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一百年来”,即从100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会延续到未来的动态进程。这个动态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构建起精神谱系,一直贯穿到新时代。另一方面,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伟大民族精神包含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建党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把中华民族精神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峰。

  五、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重大意义

  这是学习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关键内容。“九个必须”既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根本要求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揭示了开创未来,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道路方向。所以,“九个必须”既总结过去,又面向未来,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

  “九个必须”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坚持党的领导开篇,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为终篇,一头一尾贯穿着党的领导。这里,实际上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所以,我们必须把“九个必须”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来领会。

  第二,除了党的领导外,还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每一个“必须”时,前面都冠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第三,有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历史的视角,“九个必须”充分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它清楚地指明了我们的成功之本。第二个视角是立足当代的视角,观照未来的视角。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里,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其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也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起步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起步。二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兼顾。在历史、现实和未来,始终有中国和世界两个视角,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么一个以民族大任、天下大任为己任的负责任的大党。

  六、深刻领会宣示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两个段落来阐述。第一个段落主要阐述了我们党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根据现在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两个落实”。第一,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第二,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只有这“两个落实”真正做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才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不偏离轨道,也不给国内外任何敌对势力可乘之机。

  第二个段落关于祖国的完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打赢粉碎任何“台独”图谋的战斗。这个战斗分两方面,既有国内的,祖国统一是我们的内政,也有国外的,绝不能让任何人来干涉我们的内政,“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七、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当代青年的重大意义

  这里面特别强调了三个层次。一是要有远大抱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必须要把“大我”的境界树立起来,有了“大我”,才能够把“小我”融入“大我”。二是增强三个“气”,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三是做到三个“不负”,即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八、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出庄严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党员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要无愧于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二是要无愧于人民,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这就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三是把“无愧于党”和“无愧于人民”结合在一起,要求我们“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争取更大光荣”有很深的含义:第一,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管这个功劳簿是前人创造的还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第二,我们今后为了争取更大光荣,要努力奋斗,原来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今后还要创造更加骄人的业绩,永不自满,永远奋斗。我们追求更大光荣,不是“小我”的光荣,是党和人民的光荣,是“大我”的光荣。这一点是我们党员应有的更高格局和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的最后,表达了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讲话最后很自然地以振奋人心的两个口号作结:“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这两个口号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