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版画《晓风残月》一经问世,在新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画作,重温经典。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陆军渡过深圳河,入侵香港,18天后,香港沦陷。此前撤到香港继续抗日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也随即处于日军的屠刀之下,情况危急!

此时位于皇后大道中18号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连续收到周恩来发来的急电: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把在香港的茅盾、邹韬奋、梅兰芳等一批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抢救出来,转移到安全地带。

为此,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立即联系了一直在广东坚持抗战的东江抗日游击队寻求帮助。

当时传唱在南粤大地的《东江纵队之歌》,就是一首反映东江抗日游击队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经典歌曲。

而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岛大营救,在当时遭遇了两大难题!

难题一:如何寻找近千营救对象

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捕,住得很分散,许多人每日处于逃亡和躲藏之中。廖承志该如何在香港这么大的地方顺利找到他们?

他首先找到了著名的民主人士柳亚子,期望从他入手,顺藤摸瓜找到与之相关的一大批人,并进一步扩大线索。

难题二:如何秘密护送营救对象

当时,日军已封锁了香港岛至九龙的交通线,香港的各大码头上都有日军把守监视。

1942年元旦前后,日军因为香港的粮食和燃料严重短缺,决定疏散香港大批难民到内地。廖承志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即决定将一批文化名人混入难民中,转移出香港。

就这样,邹韬奋、茅盾等人化装成难民,在秘密交通员的带领下开始向内地转移。每到一处,都有专人与他们接应,沿途还有游击队员保障他们的安全。

最终,他们被顺利护送到羊台山抗日根据地。

1981年,画家蔡迪支、许钦松根据香港沦陷时中共中央八路军办事处及东江抗日游击队合力营救文化人士到达抗日后方的场景,创作了版画作品《晓风残月》。

画作以“之”字形构图,勾勒出一幅这样的场景:一支正在行进的队伍,沿着蜿蜒迂回的山路,鱼贯穿梭在夜晚的丛林之中。

从树冠中腾起的一群乌鸦在空中纷飞,惊扰了夜晚本该有的宁静,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让人感觉危机四伏。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茅盾身背行囊,脸上现出一丝倦意,身姿却依旧挺拔坚定,神情也泰然自若;身边的护卫者更是扛枪阔步,神色笃定。

紧随其后的邹韬奋嘴角带笑,圆框眼镜透出文人的儒雅,矫健步伐散发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身后,拄着竹棍的文化人士在背枪战士的帮扶下,正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画家还以留白表现夜空,单线轮廓勾勒出一弯月亮,与之呼应的是前景中主要人物侧脸和肩背的留白——这不仅使他们的面部更加清晰,也恰似月光洒落,画面表现得巧妙而又真实。

为了还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个重要历史事件,蔡迪支和许钦松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整个画作场景设计为大家星夜兼程、翻山越岭赶往游击区的场景。

为了表现出茅盾和邹韬奋两位先生的具体形象,两位画家既参考了相关的大量照片,又更为生动地结合了动态表情,用了半年的时间反复刻画、精心打磨。

在刻画的过程当中,难点在于它是拇指头那么大的一个小小的地方,能够刻画出他们的形象,而且又特别在形和神方面要具备,表达这两位先生的主要特征和特有的形象,难度很大。

——许钦松

如今80年过去了,深圳市白石龙村作为当年文化名人脱离险境进入游击区的第一站,已经建成了一座“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馆内陈列的文物,深情地讲述着这场惊心动魄的历时近200天的“香港秘密大营救”故事,见证着党对民主人士和爱国知识分子的关心与关爱。

在中华民族复兴征途上,广大知识分子必将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营救行动中的条件到底有多艰苦?版画完成后,在当时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晓风残月》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