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军民巧用地雷 屡次击退日军

  1941年10月,侵华日军两万余人出动飞机大炮,对八路军太岳根据地的北部进行大扫荡。

  面对武器装备精良、来势汹汹的敌人,根据地的军民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因地制宜,发明了许多有效杀伤日寇的战法,如袭扰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这其中就有地雷战。

  地雷战究竟是谁较早提出来的呢?这个人叫王耀南,时任八路军129师工兵主任,曾被毛泽东称为“工兵专家”。

  王耀南提出的地雷战战术总结为:“敌人来了我钻地道,敌人找地道我放冷枪,我在敌人来路埋地雷,送小鬼子回东洋。”

  电影《地雷战》中的插曲唱出了当时抗日军民大摆地雷阵抗击敌人的景象。

  地雷作为根据地军民手中的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隐蔽性高、杀伤力大的有效武器,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地雷战这种战术是如何在敌后根据地开展起来的呢?

  听党史专家江英讲述地雷战是如何开展的

  “最早的地雷主要是根据地群众自发制作的,是用石头、废铁壶、瓷瓶子、瓦罐子这些容器制作而成的一种‘土地雷’。”

——中共党史专家 江英

  1943年5月18日,日伪军改用一种险恶的手段偷袭山东海阳县赵疃村,让当地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敌军尾随在后。

  这时,民兵们发明了一种雷叫“长藤雷”,等走在前面的群众过去后,在路边埋伏的民兵迅速地拉动长线,日伪军就被炸得血肉模糊。

  这个时候还涌现了一大批爆炸英雄。其中海阳村民于化虎培训了一千多名爆破手,他们曾经创下一个雷杀伤七个敌人的纪录。

  地雷就像追魂索,日军走到哪儿就炸到哪里。地雷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在抗日战争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7年,雕塑家萧传玖为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开展地雷战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勇敢智慧的革命精神,创作了雕塑作品《地雷战》

技艺高超 手法奔放

  美术评论家于洋带您赏析经典画作

  雕塑作品中的民兵,抬头远望,眉头紧锁,时刻警惕一切可疑的动向。

  人物扭转的脖子和有着强壮肌肉的手臂,让大家既分明又真切地感受到了雕塑家通过作品传递的力量。

  雕塑作品《地雷战》在线条的应用上特别设计了向上延伸的直线线条。在人物的正面,从脚尖、膝头到昂起的头部连成一条竖直的线。

  在人物的正侧面,蹬直的右腿、身上斜挎的子弹袋和高出肩头的枪杆又形成了一条指向斜上方的直线。

  作者雕塑技艺高超,手法奔放,子弹袋、衣褶等细节,精雕细刻,惟妙惟肖。雕塑家把所有细节连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与人物一同焕发出浑厚而灵动的活力。

  “《地雷战》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家萧传玖创作的鼎盛时期的作品,它围绕‘埋地雷’这个中心动作展开刻画和叙事。”

  ——美术评论家 于洋

  

手法洗练 灵活多变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知识界、文艺界逐渐活跃起来,《地雷战》这件作品就是萧传玖在1957年完成的。

  萧传玖先生的作品手法洗练,灵活多变,风格明快而浑朴。

  1956年,当萧传玖接到创作邀请时,立即意识到这是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为此,萧传玖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并从中得到启发,最终确定了以民兵作为《地雷战》的雕塑形象。

  听萧传玖之子萧加讲述作品创作历程

  他凭借扎实的雕塑功底,很快完成了雕塑作品《地雷战》。这幅作品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曾经开展地雷战的敌后战场,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冀中平原,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现代化新城雄安正在崛起;曾经出色运用地雷战的山东海阳,一座总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的东方航天港产业园区,点燃了海阳高质量发展的“飞天引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智慧的人民,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再创辉煌!

  在开展地雷战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品《地雷战》还有哪些艺术魅力?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地雷战》背后的故事。

  延伸阅读

  电影《地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