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在福建省长汀县,有一组庭院式土木结构厢房,这就是始建于宋代的汀州试院。

  1935年,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被囚禁在这里。他最早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也曾在危机关头主持党中央工作,他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

  囚室里陈设简陋,桌子上放着纸笔墨砚,对面是一张简陋的木床。在这间十平方米左右的狭小囚室里,瞿秋白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40天。

  即使身陷囹圄,36岁的瞿秋白依然没有停止思考,他坚信共产主义最终会胜利。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有着怎样不凡的故事呢?

  远赴苏俄 寻找“光明”

  1920年10月16日清晨,年仅21岁的瞿秋白以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远赴苏俄的行程。他想要观察“十月革命”后诞生的那个崭新国度,寻找改造中国的办法。

  在苏俄期间,瞿秋白写下大量文字,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描绘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度的面貌。

  瞿秋白从苏俄回国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著名的《国际歌》就是瞿秋白最早译成中文的。他用音译的办法,解决了中外文歌词音节不匹配的难题。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能够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出同样的声音。

  “八七会议”临危受命 坚定理想临难不屈

  1927年,28岁的瞿秋白已经成长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在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瞿秋白主持了著名的“八七会议”。

  会上通过了由瞿秋白起草的《告全党党员书》,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934年,瞿秋白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担任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报负责人。红中社,就是后来的新华社的前身。

  中央红军长征后,瞿秋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突围中不幸被俘。

  瞿秋白被捕后,被关押在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的师部,国民党多次劝降未成。1935年6月18日早晨,瞿秋白写下“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后,走出囚室,前往刑场。

  36岁的瞿秋白,一路唱着由他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信步前行,来到一片草坪上,他微笑着对行刑的士兵说:“此地甚好”,随后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黑色中式对襟衫、白布短裤,背手挺胸,面带笑容,这是瞿秋白留下的一位革命者最后的丰采。

  谦谦书生 铮铮英雄

  1984年,画家靳尚谊创作人物肖像油画《瞿秋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幅画作描绘了被捕入狱后的瞿秋白,在监牢中就义前沉思的形象。

  画家并没有选择渲染主人公临刑就义时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把人设置于青灰色的牢狱墙壁背景中,看似空旷的背景,实则是画家着力描绘的空间。

  瞿秋白身体略微倾斜,静坐在床边,支撑的手臂与躯干组成了三角形的稳定构图,自然地显现出青年革命家的刚毅形象,它与整体画面重心向下的沉稳结构相互呼应,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浪漫主义的诗意情怀,呈现出革命精神的力量与生机。

  顶侧光的光源设置,强化了沉稳的人物主体结构,营造出视觉场景的深度感,吸引观者平静而真切地进入到画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画作中,画家只描绘了一件简约的道具:一叠被手臂压着的文稿。这叠文稿象征性地表现了瞿秋白就义前写下的绝笔篇章《多余的话》,也蕴含着这位文人革命者曲折而复杂的人生意象。

  画作者靳尚谊,开创了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学派,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简洁而震撼 静穆而伟大

  1984年,当画家靳尚谊开始创作《瞿秋白》这幅画作时,究竟选择哪一个场景展现这位革命家跌宕起伏的一生,成为他创作时的一大难题。

  一张瞿秋白就义前的照片,给了靳尚谊突破前人窠臼的灵感。照片中,面对死亡的瞿秋白平静从容。画家决定不去表现英雄就义的顶天立地,而是刻画了一位沉默平静的书生,思绪万千尽在无言之中。

  在环境的处理上,画家选择简单的纯色背景,将视觉中心全部集中于人物本身。空灵的环境、瞿秋白凝神思考的静默,留给观者无穷的遐想。

 

  天下为公,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坚定历史自信,接续勇毅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瞿秋白的革命生涯中还有哪些故事?画作《瞿秋白》还体现了画家怎样的创作理念?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瞿秋白》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