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982年,一位长春地质学院的学生,在同学的毕业册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二十多年后,当他成为了全球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时,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返回祖国,用生命践行了当年的理想。

他就是黄大年。 

不知疲倦的“拼命黄郎”

2009年4月,远在大洋彼岸的黄大年收到了一封来自吉林大学的信件。信中提到,希望他能回到长春去,用自己所学为祖国做贡献。

收到这封信后,黄大年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回国后,黄大年在吉林大学担任教授,并成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在此后的8年间,以黄大年为首的科研团队成就了中国在这个学科领域的多处“弯道超车”,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其中,黄大年和他的技术团队研制成功的“地壳一号”钻探装备,是我国第一台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它能够完成万米钻探技术,是继“神舟”上天、“蛟龙”下海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地球深部的探索迎来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2016年6月28日,由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

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只用了5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

这一项项科研成果取得的背后,是黄大年和他的技术团队殚精竭虑、奋力追赶的结果!

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黄大年在回国后参加工作的8年间,没有行政职务,没有院士头衔,甚至连学术论文也未曾发表。领导屡次催他申报成果,他总是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由于常年劳累,黄大年的身体已经多次发出强烈预警。

2016年11月29日晚,在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黄大年因腹部痉挛昏迷。在昏迷之前,他说的一句话是:“请一定把我的电脑上交给国家,这里的资料很重要!”

2016年12月4日,黄大年被检查出患有胆管癌。这一次他不得不躺在了病床上。

2017年1月8日,不知疲倦的黄大年在这一天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这一天,他终于放下了奔忙,沉睡在鲜花和松柏的掩映之中;这一天,他为祖国而澎湃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而他的精神,却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发出最美最强的光与热。 

他把身躯铺架在了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把一生的热情化成了对祖国最炽热的告白!

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黄大年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2017年,画家王晓明、张伟时等根据黄大年的生前事迹,集体创作了油画《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黄大年》,歌颂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甘于奉献的精神。

画作采用了超宽的画幅,把时代楷模的典型形象及其为之奋斗的工作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构图上,黄大年的人物形象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

画面进行了左右色差的对比,左侧以工房土黄色为主调,右侧以钻井作业的深灰和黑色为主调。一明一暗,彼此对照呼应。

画家通过对人物眼角眉梢、细微表情的精细刻画,在黄大年沉静的体态中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思虑万千。

与黄大年形成“动”“静”反差的是他身旁一身红色工装的青年。他表情坚定自信,扬手指向前方,像是在汇报工程的进展情况,又像是在展望一片未来的远景。

右侧年轻的女科研队员手拿文件夹,眼睛注视画外,旁边的男科研队员,正手捧文件,神情专注地记录着,形成了与观众的交流。

得北方油画滋养 呈具象表现性画风 

《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黄大年》是由王晓明、张伟时、王洪章、郭旗四位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这几位画家均得自北方油画的滋养,所绘作品呈现出具象、表现性的画风。

当画家们接到创作任务后,他们深入了解了黄大年的事迹,决定以黄大年生前调研松科二井时的情景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内容。 

画家们针对调研场景做了多种尝试,采用黑白灰作为主基调,融入红黄两色,形成视觉冲击。

这幅作品生动地呈现了黄大年把毕生的精力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的光辉形象。

时代发展浩荡向前 精神之火永不熄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中涌现出许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1年9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他在信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黄大年生前还有哪些动人故事?画作《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黄大年》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创作经历?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尚辉一起,了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黄大年》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