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扎实苦干、奋发作为,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情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拔穷根、摘穷帽。

  其中,在太行山区,就有这么一位林业专家——李保国。他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被人们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1981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23岁的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

  当他来到邢台市前南峪村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前南峪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土层薄、不涵水,种植的树木基本很难存活。

  为了解决土质问题,李保国每天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还挑灯夜读,分析数据,终于在一遍遍摸索中发明了“深眼闷炮”技术,让太行山从此披上了绿装。

  经过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树木成活率由10%提高到了90%。

  李保国作为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干脆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

  为了研究课题,他常年起早贪黑,上山考察,饿了就用馍加白开水当饭。初次见到李保国的人,看不出他和当地百姓有什么区别。

  “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

  李保国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是把我变成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当然,他推行这一系列技术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数十年来,李保国先后培训太行山、燕山贫困地区农民数十万人次,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

  在李保国的指点下,2010年,岗底村191名果农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

  由于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劳作,李保国的健康多次亮起了红灯。2016年4月10日凌晨,他突发心脏病再也没有醒过来。

  2017年,为表现李保国带领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歌颂他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画家郭健濂、褚朱炯、井士剑共同创作了油画《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

  把我变成农民 把农民变成我

   这幅油画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是太行山脉和果园。

  左侧果园轮廓向下的弧线如同打开了一个窗口,重点突出了高耸的山峰。

  人物则集中在画面的右侧,使画面的左右配比达到了均衡,更加强调了主题中太行山的元素,也让人物和大山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内在联系。

  画面中李保国拿着剪枝钳举起手臂,形成了画面的高点和观众视觉的中心。

  在李保国的面部,画家用明暗不等的棕黄色小色块着色,生动地呈现出一位阳光之下皮肤黝黑、专注质朴的果农形象。

  画作中无论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李保国手上的动作,专注认真地学习。

  最左侧正在从树枝上摘采苹果的妇女,她高举手臂的姿势也与李保国相呼应,表现了科技兴农的开路人与脱贫致富的山区农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蹲在地上的蓝衣农民手提篮子,在篮子里和临近树枝上的苹果上都出现了橙黄色,像是给苹果镀上了一层闪亮的金色,与提篮农民灿烂的笑容自然呼应。

  而他蓝色衣服上的几处不同纯度的金色,也让人感受到他正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烘托出丰收的喜悦氛围。

  2017年,郭健濂等三位画家接到了为新时代劳模李保国画像的创作任务。

  他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李保国在太行山几十年的奉献中,每一个事迹都非常感人。究竟该如何选取最能体现人物精神的场景呢?

  三位画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17年9月完成了这幅油画的绘制。

  太行山花已烂漫

  愚公精神永流传

  李保国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留给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努力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甘于吃苦、勇于创新。他们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孜孜探索,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

  李保国在推行新技术时还遇到哪些难题 ?画作《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中有哪些独特的巧思?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背后的故事。